第86章 五千甲围山

敬嫌疑的问题:“你家主人,不会失信于人吧?”

  壮汉的回答更加直白无礼:“我家主人如何做,我哪里敢在这里瞎说。你有本事自己问主人去,前提是你得有这个胆子。”

  老人自言自语道:“我踩着大义行事,终究还是名正言顺的。哪怕事后书院被太平山迁怒,怪罪下来,摘了我的头衔……也无所谓。”

  壮汉讥笑道:“道貌岸然,说的就是你这种读书人吧?”

  老人苦笑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读书何止万卷,百家学问都有涉猎,唯独漏了这句自家圣人教诲。”

  壮汉也不愿得寸进尺,继续挖苦身旁这个老东西,万一他临时改变主意,来个什么幡然醒悟,岂不是要坏了主人这桩临时起意的谋划,于是好言安慰道:“那件宝贝,何等稀罕,别说是你会动心,不惜为此辛苦经营盘算了这么久,其实我也眼馋。等你拿到手后,我与你做一笔买卖,我身上那件主人赐下的法宝,送你了,你只需要传我半篇,我再给你卖命六十年,事成之后,传我剩余半篇,咋样?”

  老人略作思量,点头答应道:“就这么说定了!”

  壮汉提醒道:“我家主人临行前,交代过我,除非是救你的命,否则不可出手。他还要你最好也别轻易出手,就算出手,也悠着点,不然很容易惹来那个文庙圣人的注意。那位圣人虽说如今忙着搜寻那头太平山老猿,可他一旦快速赶来,驾临此处,刘琮这些蝼蚁还好说,我们两个肯定要吃不了兜着走。”

  魁梧汉子提到了那位圣人,尤其是“文庙”二字前缀,让老人本就凝重的心情,越发跌落谷底。中土神洲那些“斯文正宗”的陪祀七十二圣,哪一个是好惹的?这可不是七十二书院山主之流,更不是世俗王朝恭维的书院“圣人”,而是名副其实的儒圣!老人脸色阴沉,点头道:“性命攸关,我当然明白。”

  山顶风雨更大,只是雨点就像落在一把无形油纸伞上,在两人头顶上方向四处溅射而去。

  壮汉打了个哈欠,他其实不太明白,以主人那么大的身份和能耐,为何要跟那个年轻人过意不去。

  换成本洲南北两端桐叶宗和玉圭宗的前几把交椅,勉强说得通,不然就是像背剑白猿干脆利落打杀了的大伏书院君子钟魁——未来儒家某座学宫的大祭酒,也够资格。

  只可惜主人千算万算,几乎将整座桐叶洲都给囊括其中了,扶乩宗那边竟然蹦出个外门杂役少年,误打误撞就发现了那位十二境前辈的存在,牵一发而动全身,以致彻底搅和了主人筹谋已久的这么大一个精彩布局。

  难不成这个桐叶洲的气数如此浓厚?连距离倒悬山最近的那个婆娑洲都比不过?

  要知道婆娑洲有个肩挑日月的陈淳安陈老儿,按照主人的说法,在他家乡那边都有很大的名气,被视为头等劲敌之列,他只要身在浩然天下,是绝对打不过醇儒陈淳安的。

  有个头戴芙蓉冠的年轻道士,来到了大泉南边的边陲小镇,没有走入那座狐儿镇,只是沿着不算高的黄土城墙外,缓缓而行,伸出一只手掌,轻轻滑过粗糙墙壁,面带微笑。

  最后他沿着官路走到临近小镇的客栈。客栈里面生意冷清,小瘸子趴在桌上打盹,老驼背坐在帘子那边抽旱烟,妇人坐在柜台后边算账,算来算去,让她恨不得砸了那个算盘。

  年轻道士跨过客栈门槛,眼神温柔,轻声呼唤着“九娘、九娘”。

  小瘸子迷迷糊糊抬起头,有些烦,怎么走了落魄书生,又来了个觊觎掌柜美色的年轻道士?难道天底下就没有好看的女人了吗?非要来他们客栈纠缠老板娘?

  九娘抬起头,疑惑道:“小道长,我们认识?”

  年轻道士除了那顶比较罕见的道冠,其实各方面都不惹眼,相貌普通,个子不高不低的,一身道袍也显旧。

  九娘觉得此人眼光很是奇怪,既无狐儿镇青壮男子的那种猥亵,也无钟魁那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痴情,就像是在跟一个久别重逢的熟人,打着招呼,明明是看着她,却又像是看着更远的地方。

  九娘有些不悦,在她问话之后,那个年轻道士只是笑望向她,眼神越来越明亮,越来越让人心悸。

  年轻道士无缘无故泪流满面,却是笑问道:“九娘,我们回家吧?”

  不等九娘破口大骂,那年轻道士已经擦了擦眼泪,自嘲道:“是我认错了人,见谅见谅。”

  他在一张酒桌旁坐下,从袖口掏出几粒碎银子,拍在桌上,微笑道:“都买酒了,能买几壶就几壶。”

  客栈地处边陲,鱼龙混杂,来来往往,经常有不是善茬的羁旅行人,瘸子少年在客栈打杂这些年,见多了脑子进水的客人,也没多想什么,便拿了碎银子说道:“咱们客栈的青梅酒,分三等,若是最好的青梅酒,客官就只能买一坛——”

  年轻道士不等小瘸子说完,笑道:“就要一坛最好的青梅酒。”

  离乡远游,天大地大,与谁都不可交心,如此比圣贤还要寂寞的游历,不喝酒怎么行?

  他几乎喝遍了桐叶洲的美酒劣酒。

  他喜好喝酒,如果有个品秩还凑合的养剑葫芦当酒壶,就正好。至于养剑葫芦里来历古怪的两把本命飞剑,毁了无妨,留下更好,等到重返家乡后,送给家族晚辈当礼物,也算对错过他们成人礼的一点弥补。在他家乡那边,送剑,比送什么都强。

  此次桐叶洲变故,早早泄露了天机,两位手下未能蛰伏到最后,错不在他,实在是“天时”二字尚在浩然天下,现在就看婆娑洲和扶摇洲两处会不会顺利一些。

  原本太平山和扶乩宗都该覆灭,太平山天君祖师爷和宗主,嵇海夫妇二人,都会死,女冠黄庭这种占了一洲许多气运的天之骄子,也不例外。

  至于大伏书院君子钟魁,在这位太平山年轻道士的名单上,排名其实很靠前。死了一个钟魁,意义之大,不亚于踏平一座太平山。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