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江南有一座风景秀丽却神秘诡谲的小镇——云隐镇。镇中有一座古旧却香火鼎盛的寺庙,名为大云寺。每月初一十五,寺庙便会大开山门,举办盛大的法事活动,吸引周边众多百姓前来祈福。
这一日,又到了十五,云隐镇热闹非凡。街道上张灯结彩,人群熙熙攘攘。济公云游至此,瞧着这热闹景象,也摇着那把破蒲扇,慢悠悠地朝着大云寺走去。他衣衫褴褛,头发蓬乱,浑身散发着一股酸臭味,与周围精心打扮、满脸虔诚的百姓形成了鲜明对比,不少人纷纷掩鼻绕道。
大云寺内,法事正进行到高潮。只见一位身着华丽袈裟的老和尚站在高台上,口中念念有词,手中挥舞着一根金色的禅杖。突然,禅杖光芒大盛,老和尚大喝一声:“开!”刹那间,寺庙的院中竟凭空出现了一座金光闪闪的宝塔,塔中隐隐有仙乐飘出,还有仙女模样的人影在其中翩翩起舞。
百姓们见此奇景,纷纷惊叹不已,齐刷刷地跪在地上,口中高呼:“活佛显灵啦!活佛显灵啦!”老和尚面露得意之色,大声说道:“诸位善信,此乃我大云寺的镇寺之宝——玲珑幻塔,塔中住着真正的神仙。只要大家诚心供奉,多捐香火钱,神仙便会保佑大家一生平安,富贵荣华。”
百姓们听了,纷纷掏出银子,争着往功德箱里捐钱。济公在一旁看得真切,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挤过人群,走到高台前,大声说道:“这位大师,你这幻术虽妙,但终究是虚幻之物,骗得了别人,可骗不了贫僧。”
老和尚脸色一变,怒道:“你这疯和尚,休要在此胡言乱语,破坏法事。来人,把他给我赶出去!”几个年轻和尚立刻冲过来,想要抓住济公。济公却不慌不忙,轻轻一闪,便躲过了他们的抓捕。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哭声。济公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年轻的妇人抱着一个昏迷不醒的孩子,泪流满面。原来,这妇人的孩子突然得了怪病,昏迷不醒,她听闻大云寺有神仙显灵,便带着孩子前来祈福,希望能得到神仙的救治。
老和尚看了看孩子,皱了皱眉头,说:“此子病入膏肓,怕是神仙也难以救治。不过,你若肯捐出全部家当,供奉在玲珑幻塔前,或许神仙会大发慈悲,救他一命。”妇人听了,犹豫了一下,但为了救孩子,她还是咬了咬牙,准备回家去取家当。
济公拦住妇人,说:“女施主莫要听这和尚胡说,他用的是幻术,根本救不了你的孩子。让贫僧来看看。”说着,济公走到孩子身边,仔细看了看,然后从怀里掏出一颗药丸,塞进孩子的嘴里。不一会儿,孩子悠悠转醒,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妇人又惊又喜,连忙跪在地上,对济公磕头谢恩:“多谢大师救命之恩,多谢大师!”百姓们看到这一幕,也开始对老和尚的话产生了怀疑。
老和尚见事情败露,恼羞成怒,他施展幻术,召唤出一群凶猛的怪兽,朝着济公和百姓们扑来。百姓们吓得四处逃窜,场面一片混乱。济公却不慌不忙,他拿起破蒲扇,轻轻一扇,口中念道:“幻由心生,破!”刹那间,那群凶猛的怪兽消失得无影无踪,玲珑幻塔也轰然倒塌,化作一阵烟雾消散了。
老和尚见幻术被破,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恶狠狠地说:“你这疯和尚,坏我好事,今日我绝不会放过你!”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把匕首,朝着济公刺了过来。济公侧身一闪,躲过了匕首,然后趁机一脚踢在老和尚的肚子上,把老和尚踢倒在地。
济公走到老和尚面前,严肃地说:“你这和尚,不守清规戒律,利用幻术欺骗百姓,谋取钱财,实在是罪大恶极。今日贫僧就替佛门清理门户。”说完,济公施展法术,将老和尚困在原地,动弹不得。
百姓们这才恍然大悟,纷纷指责老和尚的恶行。济公对大家说:“诸位善信,真正的佛法在于人心向善,多做善事,而不是靠这些虚幻的幻术。大家以后莫要再被这等骗子蒙蔽了。”百姓们听了,纷纷点头称是。
从那以后,大云寺的骗局被揭穿,云隐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而济公破幻术救童的故事,也在小镇上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教育子孙后代要诚实善良、明辨是非的生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