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

子过的真是太苦了。]

  [只希望在某个时空下的杜甫,能始终做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郎。]

  李隆基慢慢严肃起来。

  不再快乐或是惋惜地拍大腿了。

  杜甫第一次科考不中之后,这一生都不能进入官场中央了。

  无法深入官场就意味着不能辅佐皇帝,不能辅佐皇帝就代表着杜甫的政治理想注定不能实现。

  天幕上,还是那骑马簪花少年的笑靥。

  可在看天幕的所有人都知道了,如今这个潇洒的少年终其一生都会在苦痛之中磋磨着年月。

  正如天幕说的那样“年轻的杜甫尚不知岁月蹉跎的煎熬与无奈”。

  “不会的。”

  李隆基这样说。

  他还坐在皇帝的位置,他现在知道了杜甫的名字,他甚至知道杜甫家住何方,应到哪里去寻杜甫。

  他李隆基既然坐在了这个皇位之上,就不能眼睁睁看着这样一个有着宏远志向的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志向碎灭。

  【杜甫的仕途是不顺的,他仕途之路上的第一个坎,就是李林甫的那句“野无遗贤”。记载上,李隆基在位期间也仅仅只有一次皇帝缺席科举考试的例子,但这一次也恰好被杜甫给赶上了。】

  【只能叹一句生不逢时。杜甫中年的时候,那个人人都引以为豪的盛唐已经慢慢不是我们熟知的模样了。伴随着宰相张九龄下台,李林甫任职宰相,排斥异己的风气就逐渐在朝堂弥漫开来。】

  【天宝六年的时候,李隆基下诏书,“通一艺者”都可以来长安参加考试。李隆基这是想选贤任能。但李林甫并不愿意给任何一个士子这样的机会。】

  【他用尽了办法阻止皇帝跟这群考生见面,用考生粗鄙,言语间会冲撞李隆基的理由来搪塞。而李隆基也听了。】

  【而这件事的最终发酵成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在这场闹剧中,杜甫失去了一条做官之路。】

  [李林甫出来挨打!]

  [每次听到这件事我都很生气,如果杜甫能早点出生就好了,那时候的宰相是张九龄。]

  [但其实杜甫早点出生也没用啊,实话实说,杜甫这样的性格其实是不能很好地和官场相融的。]

  [文人大多持才傲物,杜甫也是自己的傲气,像贺知章那样圆滑会做人的毕竟还是少数。]

  [是啊,那么对年来也就出了这么一个能安稳致仕的文人贺知章。]

  又是针对“野无遗贤”的背刺。

  李林甫又被宇文融给嘲笑了。

  现在的李林甫化身人间老苦瓜,他已经知道错了,他也悔改了,这事他干都没干过,他兢兢业业做官,还没爬上宰相的位置呢。

  天幕别再张口说了,说的次数多了,陛下该更不喜欢他了。

  到时候莫要说以后升到宰相的位置,现在这官位是不是会被一把撸走还要两说呢。

  因为天幕时不时的背刺,近些年李林甫甚至干了好些举荐贤能的事情来尝试挽回自己的形象。

  事实证明,效果虽不是立竿见影,但时间久了,也很显著。

  至少陛下不再总用警告的眼神看着他,朝臣们也愿意同他结交了。

  李林甫是人间老苦瓜,宇文融就是人间老甜瓜。

  天幕越是背刺李林甫,他就越是能感觉到快乐。

  【失去了一条为官路的杜甫并不灰心,他明白,到皇帝身边做官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为了看到那个接近于理想的长安,他不断奔走。】

  【既然科举之路行不通,那他就找人引荐。他一身才学,总能得到赏识吧?哪怕一个人能赏识他,能在淤堵的长安之中给他指出一条路,也就足够了。】

  【于是杜甫给李隆基的驸马写诗,说他是天上的张神明,宫中的汉客星;他给当时的宰相写二十韵的诗,甚至给宰相的儿子写诗。】

  【他客居长安十年,辗转于权贵之间。可上天却从未赏赐杜甫攀附的能力。他是杜甫,他是京兆杜氏,北方大士族杜家的杜甫,是大名鼎鼎杜审言的孙子,他自有一身的傲气。】

  【可为官做宰之人,被官场打磨的圆滑而又虚伪,才情也从来都不是一道能畅通无阻的通行证。】

  【那可是长安啊,长安才子多如过江之鲫,比比皆是。能坐到高位上的人,身边从不缺少攀炎附势之人。那些人的马屁拍的比杜甫更响亮,他们身上也更没有让人讨厌的傲气。】

  天幕上传来叩门声。

  一个中年人带着几分局促站在门前。

  他脸上是不自然的笑容,身上约莫是他最体面的衣衫。

  这是他最不擅长做的事情。

  但现在他得做。

  “劳烦将此……”

  “你是谁啊?”

  侍卫不耐烦地上下打量一眼。

  这是天子脚下,走两步路就能撞见一个贵人,这侍卫扫了一眼对面人的衣衫,就能确定这人不是什么人物。

  不知道哪来的,说不准还是打秋风的呢。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