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纲罢命一传,兵民骚动,至于流涕,咸谓不日为虏擒矣。';臣以为,陈东此疏,最中要害。事实印证,李纲在,则汴京存,李纲被以种种借口遣出城,京都便一旦陷落!";
赵佶不得不点头,赵桓则有点不自在。
秦桧不管他们的反应,继续说道:
“李纲、陈东等人,性格刚烈,常在激情之下对主上直谏,批其逆鳞。但正如古人所言:';切直之言既非人臣之利,也多被视为逆耳。然若能受明主纳之,必为国家之福也';。”
屋里静得出奇,赵佶、赵桓都陷入沉思。秦桧暗道:是不是我说得太多、太直了?“卿与陈东相比,孰长孰短?”赵佶突然问道。秦桧毫无掩饰地答道:
“论文章,他略逊我一筹;论目光之敏锐,为人之忠直,陈东远远在臣之上。”
二帝很欣赏秦桧这么直率的答话。
君臣一下子打开了隔阂,热烈地交谈下去,渐渐投契。从历朝以来的各种弊政,甚至追溯到太祖皇帝的为人施政,秦桧知无不言。
但是秦桧有些话未便说出口,他认为:少帝赵桓平庸无能,上皇赵佶也不是当皇帝的料子!一个人整天沉酒于翰墨书画、风花雪月,实在不像样,赵佶若是置身在儒林艺苑中,也许是个名符其实的艺林领袖,让赵佶君临天下,当然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皇帝!
那一夜,两代落难皇帝都被秦桧的一席话搅得无法入睡。
钦宗赵桓想:倘若有机会让他再一次君临天下的话,一定要重用像李纲、陈东、秦桧这类忠直之臣。
徽宗赵佶则在想:九郎是个精明的人,前车可鉴,应该不会重蹈覆辙。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