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触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千门36天局> 第3章 亡命之君

第3章 亡命之君

方向望去,见有几个劫后余生、衣衫不整的官女,正在比手划脚,她于是上前问

  个究竟。

  韦妃神色有点不对,她怀疑官女们所议论的,正与她有关。所以一见邢氏返回,就近不及待地问:"她们怎么说?"

  邢氏神色黯然,迟疑了一下,说道:

  “不知为什么,皇上硬要将燕王之妻张夫人,赐给金人为妾,张夫人不甘失节受辱,昨夜自尽而死!"

  ”原来如此。“韦妃松了一口气。

  ”宁愿受死,不甘失节,贤也张夫人,可钦可敬!“邢氏感慨地说。

  韦妃有如被针一刺,她瞥一眼邢氏,见她满脸肃

  穆,连理也不理婆婆。心头更是一紧:这话分明是冲我而来,莫非邢氏已经知道了一切,所以这般含沙射影?她越想越不自在。

  忽有宫女报说:

  ”皇上到!"

  赵佶来作什么?韦妃更慌乱了!她一抬头,看到赵佶正在发笑-------不,那是冷笑、狞笑。赵佶真的绽开笑脸,这是北迁以来,赵佶第一次出现的笑容。

  今天早晨,正当赵佶闻报张夫人自尽,心情非常恶劣之际,忽有一个陌生的金兵求见。这人瞻前顾后一番,便把赵佶拉到一边,悄声地说,他叫陈忠,本是商人,前些时经商来到燕山府,无意间与宋朝使臣王伦、朱升结识。交谈之下,方知这二位宋臣本来奉命担任大金通问使,拟与金人议事并叩问二帝起居,不想被挡在燕山府,急得无计可施。陈忠坦言,他正是收了王、朱的重金,因此不负重托,用尽心机乔装为金兵前来的。

  陈忠说完,取出一封书信,塞给赵信后,就急忙脱身。这信中说,康王赵构已被中原臣民拥立为主了。真不啻为一声喜雷!此时的赵佶,早将张夫人之死抛在脑后,他所记挂的倒是韦妃及邢夫人了。

  见韦妃愁容满面,赵佶愈是陪笑。他不愿得罪这个新君的生身之母,他要当面向她说明他冷落她的

  苦衷,自从落难以来,他连郑太后都无法顾及,何曾有薄视韦妃的意思。

  赵佶把那一封报说康王登基的书信摊开来,顿时使在场的人悲喜交集。赵佶清瘦的脸上挂着笑容,眼中则盈满泪水;邢氏未忘躬谢神明的同时,激动地直淌喜泪。

  韦妃则哭得更厉害了!只是她那泪水很难分清是喜、是惊、是悲或是悔。.....

  6

  入夜了,这座囚禁宋俘的院落,表面静如死水,实则暗中沸腾开了。皇子亲王个个亢奋不已,都觉得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几位皇子非常自觉地分散在门外察看动静,好让屋内的人安心计议大事。

  屋内的钦宗赵桓,听了父亲赵佶推心置腹的一番话后,已从狭小的天地中挣脱出来,开始着眼于复国大计。因此,当赵桓听到康王登基的消息后,也很高兴。他赞成先由上皇以谦卑的语气,给金人写一封宋金和议之书,投石问路,再作后议。

  上皇徽宗久未握笔,说什么也写不出来。这个时候,父子不约而同地想起了秦桧,把他找来。

  此时,秦桧正在微弱的灯火下凝思下笔。他脸庞清瘦,目光有神,思路敏捷,作起文来如行云流水。转眼间,一篇和议文书已经一气呵成了:

  宋赵佶书致金朝大皇帝:唐太宗复突厥而沙陀救唐,冒顿单于纵高帝于白登而呼韩赖汉,近世耶律德光绝灭石氏,而中原灰烬数十年,终为他人所有,其度量岂不相违哉!近闻嗣子之中有为人所推戴者,盖祖宗德之在人,至深至厚,未易忘也。若左右欲法唐太宗、冒顿单于,受兴灭继绝之名,享岁币玉帛之好,当遣一介之使,奉咫尺之书,谕嗣子以大计,使子子孙孙永奉职贡,为万世之利也。

  赵桓一口气读下来,深深感到其文锦绣,其词委婉,多好的一篇力作!他再读了一遍,真有点爱不释手。

  上皇赵佶当面领略秦桧的才华后,更是叹服。他忽然想起一首诗来:

  拔翠琪树林,双桧植灵囿。

  上稍蟠木枝,下拂龙髯茂。

  撑拿天半分,连卷虹两负。

  为栋复为梁,夹辅我皇构。

  这首诗是当时汴京万岁山(后改为艮岳)落成后,徽宗为“神运石”旁栽种的两棵桧树所题的诗。如今读来,竟如此吻合于眼前这个秦桧!莫非冥冥之中,上天授意作此诗以寓隐纤,暗示此人正是中兴大宋的辅佐大臣。

  此时此境的秦桧,确实君子心怀坦荡,除了心系社稷外,无一点私意。他觉得大宋酿成此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极想当着二帝面前痛陈是非,却迟迟找不到适当的机会。"会之贤卿,“赵佶亲切地问道:”你觉得欲使赵宋中兴,至关重要的是什么?"

  秦桧想不到上皇竟当面“请教”如此大之题目。他拿捏分寸,言简意赅地说:

  “臣涉世不深,实不敢妄谈治国之道。但臣闻古人有言:'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辙者灭。'欲使我朝中兴,首要的是鉴前车之轨,防范重蹈覆辙

  ”再说下去、再说下去!“赵佶见秦桧似乎有所顾忌,及时鼓励道。

  ”恕臣直话直说,“秦桧一语切入核心:”就金兵二次围攻汴京而言,臣以为,守也因李纲,陷也因李纲。“

  赵佶、赵桓父子听了一惊,正要质疑,秦桧紧接地说:

  ”少帝陛下记否,当时太学生陈东曾直言上疏说:'李纲奋不顾身,以身任天下之重,所谓社稷之臣也。..... 陛下拔纲,中外相庆。......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