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你吗?你早该死了。你不叫儿子回来,就是违抗君令,寡人要把你碎尸万段。”
晋怀公转头对甲士说:
“把狐突这个老鬼,给寡人拉出去砍了,脑袋挂在城头示众。”吕省、郄芮大惊,同时上前劝阻,但晋怀公理都不理。吕省、芮对他没辄,他们摸不到他心里在想什么,君臣之间远不如晋惠公时期那么融洽。
狐突见晋怀公如此心狠,一时悲从中来,想不到自己一生为了晋国,流血流汗,如今已是九十高龄,竟还免不过一刀。他忍不住老泪纵横,仰天高喊:
“姬,你小小年纪却如此不仁不义,二七之期已到,老天不会放过你的。你们父子俩作恶多端,你要积积阴德,做做好事啊!”
狐突之死,朝野哗然,许多大夫从此称病在家,不上朝了;上下两军军心不稳,郭偃、栾枝趁机将军队中拥护重耳的势力串连起来,准备接应重耳返国。
晋怀公则命吕省、郄芮加紧操练兵马,准备迎战秦师。郭偃派猛足到秦国,向重耳报告晋国的情况。重耳听到晋怀公一登大位,就大开杀戒,竟把他的外祖父,晋国的老功臣狐突给杀了,不禁悲愤地怒吼。狐毛、狐偃知道父亲被杀了,哀恸地跪下来哭天喊地,立誓要报此杀父之仇。其它的随臣们,无不摩拳擦掌,悲愤难当,恨不得马上杀回国去,一刀宰了晋怀公。
5
晋怀公元年(公元前六三六年)春,正月,秦穆公率秦军护送重耳返国。
历经十九个寒暑,长途漫漫,终于走到了黄河边上。黄河似从天际奔腾而来,巨浪滔滔,气吞山岳,劈开崇山峻岭,滚滚向东,流归大海。晴空丽日,旌旗蔽空,千帆待发。人喊马嘶,剑戟如林,戈矛闪耀。
重耳站在黄河岸边,沉着而冷静地凝望着即将过河的大军。这时,一叶扁舟乘风破浪地从对岸疾渡过来,随即靠了岸。原来是晋国大夫董因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从晋国偷偷跑来。董因来到重耳面前,开口道:
“掌卜大夫郭偃、上军副帅栾枝、下军副帅郄溱(音细真),以及朝中的大夫们,特派臣下董因过河来向公子报告,国内已做好迎接公子的准备,请公子早日回国为君!”说完,跪拜稽首。
重耳扶董因起来,问道:“重耳这次回国会成功吗?”
“势必成功,”董因肯定地说:“公子乃晋国人心之所向,如今可说是胜券在握,公子登位后,必能称霸诸侯!”
“好!”重耳豪情万丈地说:“那你就随重耳出发吧!”狐偃站在岸边,望着河水滔滔东流,不觉又一次思潮起伏。他跟随重耳十多年了,也做过几次令重耳不快的决定,他担心重耳为君后,会算旧帐。现在渡河在即,胜利在望,他觉得自己该急流勇退,以保全身家。他把祭祀用的玉璧交还给重耳,说道:
“老臣背着马笼头与马缰绳,跟随公子巡行天下,这其间,老臣犯了许多过错,老臣不愿来日因此而死现在大军即将过河,公子前途无碍了,就请允许老臣离开吧!”
重耳接过玉璧在手,听完了狐偃的话,非常骇异。他睇视着狐偃那苍老黧黑的脸孔、佝偻的脊背,以及在寒风中颤动的银须白发,忽然在心里自问:舅舅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老了?重耳百感交集,泫然道:
“舅犯,你跟着重耳十九年,受尽苦难,尝遍艰辛。你磨破体肤,饿坏肚肠,受尽羞辱。重耳意志消沉之时,若非舅犯砥砺,重耳怎会有今天?舅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苍生社稷,否则咱们又何必受这么多罪、吃这么多苦呢?今天渡过河去,胜负未卜,吉凶难料,国家需要治理,百姓需要安抚,舅犯却要抛弃重耳,隐退草野,舅犯难道怕重耳会因过去的不快而心生报复吗?舅犯,重耳感激你都来不及了,怎会……怎会……唉!舅犯实不该疑心重耳啊!”
狐偃听了,五内滚烫,他双眼地注视着重耳,久久无语。重耳举起那祭祀用的贵重玉璧,发誓道:“舅犯,重耳愿以此河立誓,重耳与舅犯同心,请河神作证。”说毕,把玉璧扔进了黄河。
狐偃非常感动,立即跪下叩谢。
介子推亲眼目睹这一幕,深感痛心,不屑地自语道:
“这是上苍送公子回国,子犯却以为是他一人的功劳,他这样向公子邀功,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我介子推是不愿与他同朝为官的。”
金鼓声声,骤然响彻云霄,一时间,千舸争流,冲向对岸。重耳和狐偃、赵衰、胥臣、先轸、魏武子、颠颉等人,渡过黄河。重耳才刚登上陆地,就有探子来报:晋怀公随着吕省、郄芮等人,率领大军前来迎战,已到庐柳(山西临猗县境)。而且在庐柳之前,令狐,白衰与桑泉三邑,皆组成了前沿要塞,阻挡住了秦师的东进!护卫着令狐。
重耳命魏武子跟随董因,前往三邑招降守将。三邑守将得知重耳的使者来到,马上开城迎接,并归顺了重耳。
重耳不费一兵一卒,就顺利收取三个城池的消息传开。逼近庐柳的晋怀公听了,大惊失色。他知道民心与军心皆心向重耳,便带了几个随从,连夜逃往高梁(山西临汾县境)。
秦穆公派公子扎到晋军中会见吕省与郄芮,他要求吕、郄二人退兵到郇邑(音荀邑,山西临猗西南),并迎接重耳回国为君。吕省、芮召集诸位大夫商量。栾枝带领许多将领,说道:“咱们愿迎接重耳公子归来。昨天夜里,已有甲士暗中去迎接重耳,可见人心所向啊!”
吕省、郄芮迫于时势,只好同意大军后撤,接纳重耳。狐偃与公子扎到郇邑与吕省、郄芮签订和平盟约,迎重耳回国为君。次日,重耳进入绛都,派人到高粱杀了晋怀公姬。
又过了两日,周襄王派太宰与内史兴向重耳颁赐诏命。晋国的大夫们与重耳都来到边境,迎接周天子的使者。内史兴为重耳选定吉日,准备登基。
到了登基这一天,重耳在祖庙武官(即武公庙)接受周天子的任命,设立了晋献公的桑主(桑木做成的神主牌),安排祭祀,由周太宰主持仪式,重耳着玄色礼服,戴深色礼帽进入武宫,祭拜了先祖与先君晋献公。
太宰代表周天子赐给重耳诸侯冕服,内史兴赞唱礼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