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触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七百八十六章 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

第七百八十六章 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

实,未曾虚构,臣让各民坊将所取生员送到户部来。”

  王国光没有下命令,而是让司务去吹了吹风,这些民坊,收到风声,立刻就办了。

  不办,得罪户部的下场,可想而知。

  大明皇帝都不会无缘无故的得罪户部,以前户部没钱的时候,大家都踩户部一脚。

  现在户部钱粮充足,走到哪里都是挺胸抬头!

  “送回去吧,不愿意给朝廷办事,抢来何用?户部缺失,就提高些待遇,争取下一批。”朱翊钧面色为难的说道。

  户部审计缺口大,每年年末审计,户部都需要到宫里来协调,除了到宫里协调,则是招募。

  王国光再俯首说道:“打算盘而已,一本账三个人审计,还有复审,他们只要打算盘就行了。”

  强扭的瓜不甜,但是解渴。

  户部这么干,性质就跟强抢民女没什么区别,已经不是权力的小小任性,而是极大的任性了。

  但王国光这么干,其实从千年以来君君臣臣的传统观念,是可以解释的。

  皇帝是天下的主人,臣子是皇帝的家奴,家奴是给皇帝干活儿的。

  皇家理工学院是内帑单独出资修建,没有民间募集,甚至连国帑都没出钱,陛下不拿出内帑的银子来,没有皇家理工学院。

  所有皇家理工学院的弟子,都要感恩皇帝的恩情,并且为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圣恩。

  现在皇帝国帑审计缺少审计吏员,而这些学子不思报恩,反而为了些许碎银,就弃陛下而去。

  哪怕从最功利的角度,四年一百二十银束脩,陛下提供了六十银无息的贷款,难道不应该把这六十银的恩情还了?

  恩情叙事,算是封建帝制的典型特色。

  “也不都是为了碎银,很多都是家族子弟,专门学习商学和会计,学完是要回家的。”朱翊钧笑着为学子们解释了一下。

  家里有家产要继承,这也是原因之一。

  朱翊钧看着王国光说道:“缺人就自己委培好了,没必要闹成这样。”

  张学颜站了起来,俯首说道:“陛下,这么下去,国帑的审计就只能徒有虚名了,假账算不过民间,看不出来。”

  “到那时候,户部衙门就成了笑话了。大司徒也是没办法了,才出此下策。”

  朱翊钧为之愕然,然后点头说道:“朕明白了,原来户部有这样的顾虑,这就是情理之中了。”

  “容朕缓思。”

  “有了。”朱翊钧眼睛珠子一转想到了好主意,点子王灵机一动,拿出了一个都能接受的方案来。

  张学颜为自己的上司说好话,也是实情,国帑算力不足,一到年终审计,就需要到宫里协调。

  大明天下,算力最强的是内帑,宫里内帑太监崔敏带领的算盘宦官有两千四百名。

  而这些算盘宦官是宫里内书房十几年时间,一点点培养出来的,宦官又没地方去,只能为皇帝效力。

  而这些算盘宦官,大多数不在宫中,而是在各府之内,为稽税院稽税提供支持。

  算力排行榜,第二名是皇家格物院,主要是为了研究,大明在绘测天下堪舆图,各种星图、天文、压力差表等等,都需要算力。

  第三名则是国帑审计,一共有审计吏员三百八十名,负责六账一册的审计。

  朱翊钧放任理工学院的会计学子,不出几年,民间算力大于国帑,到时候,国帑到时候收到的就只有假账。

  朱翊钧笑着说道:“朕有个主意,在东交民巷划拨六十亩的地方,修一个监狱出来。”

  “稽税院这些年查了很多的案子,少说抓了四千的账房先生,这些账房先生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还得关着吃粮。”

  “把这些账房先生分出两千来,投入这监狱里,供户部差遣如何?”

  职业技术专业监狱。

  朱翊钧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稽税院抓捕的账房先生,被判了几年徒刑,就是派出干活。

  当然稽税院稽税房,账目多,忙的时候,也会抽调这些账房先生帮忙,算是苦役的一部分。

  账房先生宁愿给稽税院算账也不愿意出去干苦力,那是真的苦力,修桥补路、营造官道、烧焦炼钢、送粮苦力等等。

  廷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看向了张居正,这些个损招,九成九都是张居正教的。

  陛下多仁德,连强迫理工学院弟子给朝廷干活都不肯,那不仁的只有张居正了。

  “那岂不是说,多年以后,理工学院同年学子,会在这东交民巷再见面?”海瑞愣了很久,才开口说道。

  审计司的审计吏员去监狱里取账本,监狱里负责审计账目的是当年的同学。

  朱翊钧笑着说道:“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啊,能在东交民巷监狱再次相遇,只能说是缘分了。”

  “大司徒以为朕这个主意怎么样?”

  “陛下睿哲天成。”王国光选择了答应下来,他要解决户部算力不足的问题,而不是强摁着牛喝水。

  朱翊钧看向了李幼滋说道:“那就好说了,覆六科廊说学子仍照旧履任,都是司务听错了,误会一场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