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藏也”神魂相交,认为世间壮阔奇观都是上天恩赐,故将此剑法取名“天赐十七剑”。
三圣所学剑法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源自佛理,四人斗剑,一边地理斗转,一边宛如仙佛,影随剑光眼花缭乱,地砖时时崩裂留下剑痕,旁人看得目不暇接喝彩叫绝。
俞大猷盘算到同时打倒三人实在太难,必须先行打败普真普相,才能再败普寂,便以攻对普真普相,以守对普寂。斗到百余招,普真已露败相,他身形已经被俞大猷的剑势力制于七尺之地而不能发,俞大猷当机立断,一剑“渔火两岸”横劈逼开普寂普相,左手用棍鞘疾点数次,普真再不能挡,左臂“曲池”胸口“中府”、“灵墟”三处穴道连连中数击,普真身子一麻向后跌倒。普相急着相助,直直冲了上去乱了身法,俞大猷转身一剑刺出,与普相相向而击齐肩掠过,普相只觉手背一痛长剑落地,手背已被剑刃所伤再不能战。
普寂见两位师兄落败自己独自一人难是其对手,只能兵行险招,迎着俞大猷猛得一招“极乐西佛”刺出,他这一招缘自佛陀焚身化魔,是与敌人的同归于尽的剑法,他此时不惜受伤也要硬中求胜重伤敌人。俞大猷面朝剑锋毫不退让,突然身体斗转右手暗自一翻,后背向普寂剑锋撞去,刹那间,两人同时停住,众人大惊一个个都屏住了呼吸,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定睛一看,只见普寂的剑离俞大猷后背尚有两寸距离,俞大猷背对普寂反握长剑,棍鞘已抵住他小腹,剑刃已到普寂咽喉毫厘,只进些许便能要了他的性命。他两人还没答话,在旁观战的广智抢先说道:“若是继续下去我师父虽不能胜,但俞施主恐怕也是性命不保,这一局应该是平局。”他是普寂弟子,焦灼之时赶忙为师父说话,普寂却明白就算力拼生死也并非鱼死网破,他的剑最多能刺入俞大猷背上皮肉,而自己已经一剑穿喉了,无论生死胜败都是自己输了,即刻收起长剑,拱手道:“多谢施主赐教,多谢手下留情。”
普相拉起普真,伸手拍开他身上穴道,一起走到俞大猷面前行礼,此战俞大猷仅仅左臂轻伤便力挫少林三圣,三场比试只差最后一步,他心中得意将棍鞘长剑合在一起拱手向三圣还礼“承让!”。
普从见三位师弟也已经落败心中忧虑,现下少林想留住颜面只有靠自己一人了,上前说道:“俞施主剑法卓绝老衲佩服,这第二场比试也是施主胜了。方才施主破阵时所用拳法甚是精妙,老衲天资愚钝,本门诸般武艺唯有外家拳脚还算娴熟,这第三场比试就由老衲与施主比试拳脚招式如何?”
俞大猷听言大喜,他闯荡江湖虽以师门所传剑法棍法闻名,实则他最得意的功夫是一套自己所创的拳法,这套武功非同凡俗堪称惊世,只是他出道以来尚未碰到极为厉害的角色,很少使用,但他对这套独门功夫极是爱惜自负,十年来寒暑苦练,只等关键时刻派上用场一战成名。他一口答应也不理会肩臂伤口,随手撕下半块衣襟,靠着牙齿之助草草包扎。
普从二十年前已经名满天下,“金刚神僧”的绰号江湖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他这十余年来少练武功只是一心修行钻研佛理,在少林寺闭门不出,寺内小辈僧人无一见过他与人交手,再加上年事已高众僧只觉得这一局凶多吉少,这个赌局也怕是要输了。
俞大猷也自觉稳操胜券,也不多加戒备,摆好架势决定速战速决免得耽误了大事。他身子微扎马步,左手呈掌在前掌心朝外,右手握拳在后靠近胸膛。众人看到这姿势皆是诧异,江湖拳法掌法浩如星辰,但比试开堂之前,要么双手为掌,要么双手为拳,要么按为爪形,他这招式却是一拳一掌,不伦不类,看着破绽百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普从看他这招式虽然不识得,但是认得出这就是他方才破“六道降魔阵”时所用武艺,不敢轻视,脱下僧伽梨袈裟,勒上腰带挽起袖口,相互行礼后,双手为拳拳心朝里。
俞大猷说道:“这是在下自创武功‘虎将摄龙拳’,神僧小心了!”说罢人便冲了过去,左手一掌拍出,右手跟着一拳猛击,使出一招“龙行虎步”掌风呼啸拳势凌厉,他担心普从年事已高,接不起他这一招,是以未尽全力,只用了七分力道。
普从拳中一紧,施展“怒杵金刚拳”中的“双龙出海”,右拳挡开对方左掌震势,左拳硬生生的和俞大猷的右拳对撞在了一起,只听得“咚”的一下对拳之声,双方拳力之大,震破了脚下石砖,众人看着都觉得双手生疼。普从这一招用了全身力道,俞大猷轻敌在前,只觉得手骨麻痛五官轻轻抽搐,没想到对方年逾花甲,力道还如此了得,内功根基之深厚自愧不如,一触之下若是久持怕是这一条臂膀骨头也得被他打得粉碎。右拳一撤,身体向后旋转卸开了力道。
普从眼神一聚当即拳即变爪,施展少林绝技“七十二路龙爪手”呼啸而去,朝着俞大猷后颈抓去乃是“气贯透骨”的连环招式,俞大猷没料到对方动作如此之快,情急之下避开一爪,背对普从左手反手又是一掌震开对方猛爪,随即向一个后空翻,自上而下猛出一招“龙腾虎跃”,逼退普从,顿时险象环生。
俞大猷落地之后只见普从手中攥着他背脊些许衣衫布料,方才再慢半步自己后背必然被这摧枯拉朽的“龙爪手”重伤,少林弟子忍气吞声了半日,这下终于让方丈出了口气,一群人高声喝彩欢呼叫好。
普从虽多年来不与人动武,武艺有些耽搁甚至退步,但他数十年来苦练少林内功《易筋经》修身,力道虽不如俞大猷,但内力却在他之上甚多,可大大弥补不足,他又靠着内功根基,将本门的摩诃般若拳、无相龙爪手、波罗心意掌等众多少林外家功夫融会贯通。
俞大猷当下再不敢轻敌,调整身法,心中想道:“这普从神僧当真名不虚传,我若想胜他必须以十成力道的‘虎将摄龙拳’,聚中精神不能有分毫懈怠。”
普从虽然刚才占得上风,但看他躲避迅疾,所使的招数确实罕见惊奇,正要再行出招,突然俞大猷一掌拍出,普从只觉得一阵江河汹涌之势铺天盖地而来,掌风犹如龙吟气势百兽奔腾,不敢迎接转身避开,俞大猷紧跟着一拳打出,旁人只觉得力道石破天惊,普从只得再行闪避,这一拳打在他身后的一樽石雕香炉上,将其打得粉碎,这次他全力而上,一下子露了真实功夫。拳掌齐出,掌势震天骇地,铁拳势如破竹。
他这一路“虎将摄龙拳”形式甚为罕见,左手为掌是为龙,右手为拳是为虎,龙掌要诀在于一个“震”,虎拳要诀在于一个“破”,对敌之时掌风恢宏震慑八方,可将敌人困于一处,逼得对方进无可进退无可退制于一方,再以铁拳聚力一点,一时爆发,将其破之毙命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