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触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 第154章 贵族子弟纷纷上钩!

第154章 贵族子弟纷纷上钩!

  短短一个上午,南烈的话便如野火燎原,传遍了蜀都的每一个角落。

  茶肆里,贩夫们放下手中茶碗,争相议论。

  酒肆中,醉客们拍案叫绝,连声称奇。

  街头巷尾,挑担的农夫与浣衣的妇人,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低声交谈。

  朝廷破天荒鼓励百姓经商,这在蜀汉尚属首次。

  这一消息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点燃了蜀都百姓的热情与好奇。

  当日午时,杨仪命人在城中各处张贴告示,蜀汉新制的宣纸上墨迹浓重,字迹遒劲,洋洋洒洒地写满了新政详情。

  告示前人头攒动,识字的摊贩高声念诵,不识字的老农则侧耳倾听,脸上满是期待与疑惑。

  告示的核心清晰明了。

  朝廷鼓励百姓经商,既可自建作坊贩卖自家货物,也可前往杨仪在蜀都郊外开设的商帮作坊进货。

  杨仪的商帮作坊坐落于蜀都南郊,占地颇广,院内竹林掩映,工匠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

  作坊生产的货物琳琅满目,既有蜀地传统的蜀锦、蜀绣、竹编,也有新近研发的漆器、纸扇等精巧物件。

  这些货物皆明码标价,价格公道,且针对不同需求分门别类。

  告示中特意注明,商帮不仅提供货物,还附上推荐售价,百姓若有本事卖出更高价,自是多赚;若无能为力,按推荐价出手,扣除路途盘缠,仍可获利数倍,远超田间劳作的微薄收入。

  对于囊中羞涩的百姓,万宝钱庄的借贷新政恰如及时雨。

  新政不仅解决了百姓的钱袋子问题,连粮食短缺的隐忧也一并扫清。

  蜀汉地处西南,土地虽肥沃,却因战事连年,粮产不足。

  杨仪深谙此弊,特意在告示中指出,百姓赚来的钱可在曹魏或东吴购置粮食,甚至直接以商帮货物换粮。

  这些货物在蜀地稀松平常,但在中原或江东却是稀罕之物,价格翻倍不在话下。

  一匹蜀锦在成都不过数钱,运至洛阳或建业,却能换回数石粟米;一张漆器屏风在本地值不了几斗粮,到了东吴贵族手中,便是数两黄金。

  为进一步激发民心,杨仪在南城门外举办货物品鉴会。

  南城门外是一片开阔地,平日里商贩云集,此日却被商帮临时征用,搭起数座草棚,棚内摆满了作坊精心打造的货物。

  蜀锦色泽艳丽,纹路细腻;竹编工艺精巧,轻便耐用;新制的漆器乌光发亮,雕花繁复;纸扇轻盈灵动,绘有山水花鸟,颇具雅趣。

  鉴赏会上,杨仪派来的商帮管事声情并茂地讲解每件货物的妙处,并当众公布其在曹魏、东吴的预估售价。

  一匹蜀锦在洛阳可卖十两金子,一套竹器在建业能换五百石粮食,听得百姓目瞪口呆。

  一个年轻后生挤到前排,急切问道:“管事,这东西真能卖出去?我咋看咋觉得平常。”

  管事笑呵呵地拍拍他肩膀:“小兄弟,你在蜀地看惯了,自然不稀奇。可到了外头,这些就是金疙瘩,不愁销路!”

  鉴赏会场人声鼎沸,百姓们摩肩接踵,有的摸着蜀锦啧啧称奇,有的围着漆器议论纷纷。

  消息传回城内,更多人按捺不住好奇,拖家带口赶往南城门凑热闹。

  即便无意经商,也想一睹这致富奇景,哪怕只是捧个场,也觉不虚此行。

  与此同时,万宝钱庄的借贷消息也在蜀都掀起波澜。

  西市钱庄门前人潮涌动,排队购买商债的百姓络绎不绝。

  然而,最先登门的并非普通农夫,而是几个衣着华贵的贵族公子。

  午后,一位身穿锦绣华服的青年大步迈入钱庄,肩头轻拍,抖落几粒尘灰,语气中带着几分傲慢:“掌柜的!”

  南烈闻声抬头,见来者气度不凡,忙满脸堆笑迎上前:“这位客官,不知找我有何事?”

  青年扫了他一眼,略显倨傲道:“你就是钱庄掌柜?”

  “正是!”南烈笑呵呵地点头。

  “也没啥,最近手头紧了,听说你这能借贷?”青年拍拍袖口,漫不经心。

  南烈眼中喜色一闪:“不错!我万宝钱庄可为客官解燃眉之急,不知公子想借多少,我好为您算算利率。”

  说罢,他朝身旁伙计使了个眼色,伙计会意,悄然退至门外。

  “不多,先拿五十万钱花花。”青年环顾四周,见排队的百姓熙熙攘攘,又扬声道:“你这么大个钱庄,别说连五十万钱都拿不出。”

  “能拿!当然能拿!”南烈嘴角上扬,笑意更浓。

  五十万钱虽不是小数目,但对钱庄而言,不过九牛一毛。

  他顿了顿,提议道:“只是公子,这数目不小,不如移步楼上,咱们喝杯茶,细聊借贷之事如何?”

  青年眉头一挑,满意地点点头:“行,你这掌柜的倒会来事,那就去楼上坐坐!”

  南烈唤来伙计,殷勤引青年上楼,并吩咐奉上好茶。

  不多时,先前离去的伙计匆匆返回,低声附耳道:“掌柜的,那家伙底细查清了,是卫尉陈震之子陈坤!嗜赌成性,十足的酒色之徒,家中断了他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