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触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 第118章 蜀都城外大兴土木!

第118章 蜀都城外大兴土木!

  花寨距离蜀都虽然只有十多里,但毕竟隔着一段距离,将作坊迁移至蜀都周边显然更为稳妥。

  此举不仅能缩短运输时间,还能更方便地掌控生产和销售。

  像之前那样,杨仪之所以将百货堂的作坊尽数藏于花寨,之所以没有扩大规模,单纯是为了避免被诸葛亮察觉。

  毕竟,以诸葛亮的才智,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杨仪深知,若诸葛亮发现自己在暗中发展商贾,定会刨根问底。

  而一旦诸葛亮离世,杨仪在朝中便失去了最大的制衡,也就无需再遮遮掩掩。

  如今,杨仪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以北伐之名,大兴商贾之实,光明正大地推进自己的计划。

  陆槿听罢,眼中闪过一丝振奋之色,沉声道:“大人深谋远虑,属下即刻去办!”

  杨仪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又缓缓说道:“除此之外,还要加大作坊的规模。若想将曹魏和东吴的市场牢牢把控,几十间作坊肯定不够,至少要上百间!”

  一方面,曹魏和东吴的达官贵族数量众多,奢侈品和稀缺货物一旦流入市场,必定会被哄抢一空。

  另一方面,虽然杨仪已掌握这些货物的制造方法与成熟的生产线,但以目前的条件,无法大规模高效生产,只能用数量的积累来弥补效率的不足。

  陆槿点点头,但心中仍存有一丝疑虑,忍不住问道:“大人,若如此行事,必定要在蜀都外围大兴土木,动工动土并非小事,是否需要请示陛下?”

  杨仪淡淡一笑,神色间毫无担忧:“事情你且去办,等明日早朝,我自会向陛下说明。如今朝堂上下,已无人能阻挡大兴商贾的趋势。”

  次日早朝。

  或许是经历了昨日之事,朝堂上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以蒋琬为首的一众文官,行事发言明显收敛了许多,处处小心谨慎,生怕被杨仪抓住把柄。

  而与杨仪交好的官员则态度积极,他们昨日亲眼目睹了杨仪展示的那些新奇货物,心中已开始盘算如何从中分一杯羹。

  刘禅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凝重而复杂。

  他知道自己必须利用杨仪大兴商贾之际,借助其他文官与杨仪之间的矛盾,借机削弱杨仪的势力。

  然而,他也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需谨慎,既要达到削弱杨仪的目的,又不能过度激化矛盾,以免引起杨仪的反感。

  “陛下。”

  杨仪上前一步,主动开口。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顿时吸引了朝堂上所有官员的目光。

  刘禅眉目微凝,沉声问道:“杨爱卿,你有何事禀报?”

  杨仪不慌不忙,缓缓说道:“陛下,为了推进商贾之道的发展,臣需在蜀都外建立作坊,生产各类货物。待作坊建成后,再成立商帮,如此可让我蜀汉的货物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即便日后曹魏和东吴反应过来,也已无能为力。此外,臣还希望将蜀都打造为蜀汉的贸易中心,吸引各地商贾汇聚于此,繁荣蜀汉经济。”

  刘禅听完,心中虽有些疑虑,但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他沉吟片刻,点头道:“如此说来,大兴商贾的确需要作坊来生产货物……孟光何在?”

  他喊了一声,大司农孟光旋即走出,恭敬立于殿前。

  在朝廷中,大司农一职举足轻重,主管全国农业生产、租税钱谷等事务,其职责涵盖了对土地资源的整体规划与管理。

  大司农不仅要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还需根据各地土地的肥瘠状况,合理安排种植作物,以最大化农业产出。

  这一职位不仅是国家经济的支柱,更是维系国本的关键。

  “陛下。”孟光上前一步,向刘禅恭敬行礼,声音低沉稳重。

  他年过五旬,面容肃穆,眉宇间透着一股精明干练之气。

  作为大司农,他深谙土地与农业的奥妙,也清楚每一寸土地的价值。

  刘禅微微颔首,目光悠然地扫过朝堂,慢悠悠地说道:“你且去划分土地,蜀都外无需耕种的田地可暂归杨爱卿所用。”

  此言一出,孟光眼中闪过一抹难以察觉的欣喜。

  他迅速躬身答道:“谨遵陛下之令!”

  随即,他转向杨仪,脸上堆满笑容,语气中带着几分讨好:“杨大人,蜀都外除去耕地,确实有许多闲置田地,正可用于开设作坊。”

  孟光虽与杨仪同属一派,但二人平日交集不多,关系并不密切。

  然而,昨日他受邀前往杨仪府上,亲眼目睹了那些新奇的货物,心中顿时生出亲近之意。

  他曾派人向杨仪的亲信陆槿递去消息,试图拉近关系,却迟迟未得回应。

  没想到今日早朝,刘禅竟主动给了他一个与杨仪合作的机会,这让他心中暗自窃喜。

  “杨爱卿,除此之外还有何事?”刘禅淡淡一笑,目光深邃地看向杨仪。

  杨仪拱手行礼,神情恭敬而从容:“陛下信赖,臣定当不负所托,已无旁事。”

  刘禅点了点头,表面上平静如常,内心却暗自思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