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蛇的畏惧

  但这吃法宋阳可不敢尝试,光是想想,都不知道到自己手里会做成什么样。还是炖着吃,大家接受度更高些。

  “阳娃子,为啥煮蛇肉一定要在外面,不在屋里头呢?”王岳看着煮肉,好奇地问道。

  “其实我自己也不太明白。按老一辈的说法,蜈蚣对蛇的气味特别敏感,一旦家里弄蛇肉,蜈蚣会爬到屋顶往锅里撒尿。

  而且咱们住的大多是吊脚楼、土木瓦房,屋子里常年累月积攒了不少灰尘,风一吹,很容易落到锅里,说是这样会让蛇肉变毒。

  为了既能吃到蛇肉又避免中毒,所以才有在室外炖煮的讲究。”宋阳说的这些,都是民间流传的说法。

  “蜈蚣专门跑来下毒,这说法太扯了吧!”

  王岳觉得这说法玄乎得很,“屋子里的灰尘也说不过去呀,天天在屋里做饭、睡觉,咋没见中毒呢!”

  宋阳笑了笑:“还有一种说法,说在家里煮蛇,会引来蛇类侵扰。

  我觉得这种说法可能性更大些,大家对蛇这东西,向来传得神乎其神,估计也就是求个心理安慰。

  不管咋说,按照老一辈的方法做,吃的时候心里踏实些。”

  在西南地区,蛇的数量不少,南方更是如此,吃蛇的人也挺多。

  但在不少地方,很多人觉得只有那些游手好闲、缺德的人才会吃蛇,所以才有“懒得烧蛇吃”的说法。

  这其中,恐怕大多还是因为对蛇的畏惧。

  不少蛇有毒,连带吃蛇也成了极其危险的事,这种观念甚至延伸到了炖煮蛇肉上。

  祖祖辈辈都讲,做蛇吃的时候,锅里不能掉进一点点灰尘,也不能用有灰尘的水,不然会毒死人。

  山里人家大多用柴火做饭,房顶被烟熏火燎,会结一层黑色的烟渣,叫扬尘。

  时间久了,这扬尘会化成尘蔓细网,楼上有人走动时,微小的尘蔓细网难免会落下。

  同时,水汽凝结还会出现混合着尘蔓细网的蒸馏水,谁也没法保证揭开锅盖时,这些东西不会落到锅里。

  有些事情确实说不清楚,不管是出于忌讳还是传说,小心点总是好的。宋阳甚至专门用了炖肉的砂锅。

  尽管心里多少有些忐忑,但半个小时后,龙凤汤还是做好了。

  揭开砂锅盖子,几人都凑过去,只见麻辣的汤水微微翻滚,喷出的蒸汽裹挟着浓郁的香气。

  尽管心里还有些担忧,可还是忍不住直咽口水。

  那张蛇皮,宋阳也没扔掉,刮掉鳞片,清洗干净后,切成段,焯了三遍水,做成了凉拌的,这是他见别人这么做过,才跟着弄的。

  宋建国和王静雅背着猪草收工回来时,几个小辈已经把饭菜端上了桌。

  有黄焖的兔肉、凉拌的蛇皮、龙凤汤和凉拌折耳根,菜的种类不多,但分量很足。

  老两口回来看到宋阳他们做的龙凤汤,一开始还以为那一段段的蛇肉是黄鳝,等看到那盘凉拌蛇皮时,也有些愣住了。

  六个人围坐在桌旁,愣愣地都不敢下筷子,就连一开始提议吃蛇肉的冯启亮也没动。

  估计一看到这些肉,就会想起蛇在草丛里蜿蜒爬行的样子,总让人感觉有些阴森。

  最后,还是吃过蛇肉的宋阳先动了筷子。

  他先夹了一口蛇皮,只觉得麻辣味十足,又充满弹性,甚至比鱼皮还要爽口劲道!

  接着又夹了一段炖煮的蛇肉放在碗里,用筷子轻轻一拨弄,由于炖煮得比较熟,轻易就拨弄下来了。

  蛇肉白白净净,肉质紧实,的确是丝丝缕缕,仿佛缠绕在一起。

  这蛇肉一入口,比鸡肉还要香,只是肉质稍微有点柴,吃的时候有些塞牙缝,但味道格外鲜香,十分诱人。

  看着宋阳吃得津津有味,其余几人面面相觑后,也跟着动起了筷子。

  就连冯晓萱在宋阳的鼓励下,也尝了一块。这一吃,就停不下来了,吃到最后,还有些意犹未尽。

  宋建国伸着脖子看了看砂锅,用勺子搅了搅,见里面的鸡肉、蛇肉都没了,忍不住笑骂道:“砍脑壳嘞,这龙凤肉做得这么好吃,简直恨不得把筷子头都嚼进去,太香了……”

  这话一出,把几人都逗笑了。

  “等会儿!”宋阳想了想,端着砂锅到外面,添了点柴火,重新把土灶点燃。

  等汤水烧开后,往里面放了粉条。粉条煮熟后端回来,大家纷纷往碗里夹。

  粉条煮得滑溜溜的,吸进嘴里一弹一弹的,仿佛鼻子都想凑过来长颗牙齿尝尝鲜。

  一砂锅的粉条和汤没过多久就被吃得精光,直到这时,嘴巴里还泛着鲜味,逗得喉咙直发痒。

  冯启亮甚至都忘了他心心念念的麻辣兔头。

  但从这一次之后,宋阳就再也没吃过蛇肉。

  因为吃完这一顿后的几天,他也不知道为啥,反倒有些害怕。

  蛇肉本身倒没什么,可那个龙凤汤实在是太鲜美了,鲜美到就像一种中毒般的记忆。

  也许是过于美味,反而让灵魂都产生了警惕吧。

  王岳估计也有同样的感觉,总说那汤好吃,可要是问还想不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