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周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荆州。
他四下探访,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决心要查出这耒阳知府离奇身亡的真相。
随着调查的深入,他渐渐发现,这位知府在生前可谓是恶贯满盈,不仅贪赃枉法,更是鱼肉百姓,使得当地民众怨声载道。
“难怪那凶手会宣称是为民除害。”马周心中暗道,但即便如此,他也清楚,朝廷的律法不容践踏,任何人都不得私自杀人。
经过连日的明察暗访,马周终于将嫌疑人锁定在了当地一个颇有名望的门派弟子身上。
此人自幼习武,身手不凡,且为人侠义心肠,常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在得知知府的恶行后,他一时义愤填膺,冲动之下犯下了这惊天大案。
马周在捉拿此人时,他并未有丝毫反抗,只是平静地束手就擒。
在深沉的夜色中,面对马周那双如炬的审问目光,他,一名江湖侠客,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马大人,在下犯了律法,但我希望你能将知府的罪行一并上报朝廷。”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恳求,仿佛看到了那一线希望的曙光:“那狗官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我这么做,只是为了替天行道。”
马周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经过了解也深知这个侠客的为人,更清楚他所说的是事实。
于是,他点了点头,郑重地承诺道:“你放心,我会如实将此事回禀给朝廷。”
消息传到朝廷,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他坐在龙椅上,双手紧握着扶手,眉头紧锁。
他一方面要维护朝廷的威严和律法的公正,另一方面又深知那知府罪有应得,民众对其早已是恨之入骨,这个案子,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棘手。
朝堂上,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主张严惩不贷,有的则主张从轻发落。
李世民听着他们的议论,心中的天平也在不断地摇摆。
他知道,这个决定将会影响到朝廷的声誉和民众的信任。
最终,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李世民下旨:“那侠客虽触犯律法,但念其揭露贪官有功且出于正义之心,判处流放三年以示惩戒。”
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威严笼罩在整个朝堂之上。
同时,他也责令各地官员自查自纠、严于律己,不得再有贪腐之举。
这一旨意下达后,朝廷内外一片哗然。
有人称赞李世民的英明神武,有人则对那侠客的遭遇表示同情。
但无论如何,这个案子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解决,而那名侠客,也将在流放的岁月中继续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正义。
此事虽已告一段落,但李世民的心中却仍存疑虑。
大唐境内武林门派众多、侠客如云,他们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的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和拥护;但同时也给朝廷的治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困扰。
“该如何对待这些江湖门派和侠客呢?”李世民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后抬头看向下方的群臣:“大家议一议吧。”
凌游闻言率先抬起头来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这事得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些江湖门派和侠客同样是我大唐的子民;他们的行为举止理应受到朝廷的管制和约束。”
杜如晦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可是要怎么管呢?自古侠以武犯禁、这些江湖人士往往桀骜不驯、难以驯服,咱们朝廷该管到什么程度才能既不失威严又不失公正呢?”
魏征也接口道:“是啊!陛下,这些门派咱们是要剿灭他们还是让他们自行解散亦或是如何?这总得有个章程才行啊,不然的话只怕会适得其反、引起更大的动荡和纷争啊!”
李世民听完臣子们的话,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仿佛在思考着重大决策。
朝堂之上,气氛紧张而肃穆,众臣皆屏息以待。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朕以为,对于江湖中人,不可一概而论。”
他目光扫过群臣,继续说道:“那些真正行侠仗义、心怀忠义之人,朕自当欢迎他们为朝廷效力。可许他们在特定范围内行事,若遇贪官污吏、不法之事,可先报于官府。若官府不作为,再由他们出手相助。同时,朝廷也会给予相应的嘉奖和鼓励。”
众臣闻言,议论纷纷。
长孙无忌踏出一步,拱手问道:“陛下圣明,可那些桀骜不驯、不听朝廷号令的江湖中人又该如何处理呢?”
李世民目光一凛,斩钉截铁地说道:“对于不听诏令、肆意妄为者,定当严惩不贷。朕会令各地驻军密切监视各大门派动向,一旦发现有不轨之举,即刻镇压。”
李世民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随后,李世民颁布诏令,广邀各大门派掌门入京商谈招安事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消息传出后,江湖上掀起轩然大波,各大门派纷纷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经过一番权衡利弊后,许多门派决定接受朝廷的招安。
他们派出代表前往京城与朝廷进行商谈。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