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平守在电讯处,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来自韩副司令的电报。
他以为韩副司令在电报中肯定会对自己一番喝骂。
毕竟这一茬是他张安平无理在先,说好的忠救军袭击,89军打后场,现在却成了89军先动手——利诱的说辞他都准备好了。
可意外就是这么直接,韩副司令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出兵,惟一提出的疑问是:
你的兵什么时候到?
张安平立刻做出回复:忠救军苏北纵队麾下五个总队约五千余人,将在72小时内抵达泗阳地区,七天之内,忠救军所属四个指挥部约两万人,必将全部抵达泗阳——若有时间延误,我将亲自提头来见!
韩副司令收到了回复后,唯一的一点顾虑消失了。
国军中,推诿扯皮挺常见的,更有甚者,打着打着才发现友军拍屁股跑了,只剩下自个在战场上顶着——所以国军之间的合作,若不是知根知底,基本不会将身家性命寄托在他人身上。
但张世豪这三个字却是另类。
这个名字仿佛是一块金字招牌似的,只要做出保证,没有人会相信他会在关键时候坑队友。
也正是因此,韩副司令没有犹豫的就连夜下达了作战动员。
89军其实还是有相当战斗能力的,但这个战斗能力是指黄桥战役之前,黄桥战役结束后的89军,却是如同被打断了脊梁骨似的,虽然兵员总数很快就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准,但军队的素质、武器装备跟黄桥之战前完全是天壤差别。
这也是韩副司令被电讯处长轻而易举的说服的原因。
89军,现在真的是太穷了。
而此时韩副司令想的也很简单:张世豪的兵最多72小时就会抵达泗阳,我虽然离泗阳近一些,但磨磨唧唧两天才到泗阳不过分吧?也就是说,他只需要在泗阳装模作样的撑一天——这很难吗?虽然他的老底子89军在黄桥之战的时候被新四军打断了脊梁骨,但89军再差,面对新四军扛一天很难吗?
更遑论他手下还有保安第三纵队、独立第六旅这些部队,加起来零零散散起码五万来人,就是五万头猪,他新四军想抓一天也抓不完吧?
……
张安平早在谋划之前,就跟钱大姐亲自沟通过。
钱大姐其实是反对张安平这样做的,用钱大姐的话说:“安平同志,你是一个潜伏者,这种事你不应该主动出头,这会加大你暴露的风险,而且一旦因为各种因素暴露你,这件事也会成为国民党攻讦我方的理由。”
钱大姐说的对吗?当然对。
但张安平也有自己的考量——国民政府内部激流暗涌,已经亲历了第一次、第二次反共高潮的张安平,对这种激流非常的清楚。
很明显,国民政府已经在酝酿着这三次反共高潮了。
他当然可以找各种借口置身事外。
可是,如果这件事由自己掌控,那不管发生什么,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可如果由其他人掌控,那后果呢?
就以忠救军为例——张安平从算计的时候,就想好了要“坑”老徐,但是,无论老徐怎么“蹦跶”,无论忠救军中发生什么事情,张安平都可以自己摆平,说句难听的话,就是忠救军中发生了哗变、搞出了兵变,张安平也能摆平,将事态掌握在自己手中。
可如果换一个人呢?换任何一个人,绝对不可能将事态掌握在自己手中,届时局势一定会失控!
所以张安平告诉钱大姐:“这件事必须要在我的掌控之中!”
“苏南苏北,是重要敌后战场之一,不管是新四军还是忠救军,都是精干的抗日力量,也是获取美援的重要渠道。”
“只有我亲自掌控,才不会出现忠救军和新四军窝里斗的结局。”
“换任何一个人,都不行!”
面对态度坚决的张安平,钱大姐不得不想其他办法,因此她问:“能不能通过种种渠道,提前将同室操戈消弭于无形?”
“做不到。”张安平叹了口气:“国民党内部顽固派的反共思想,从来都是记吃不记打,只有将他们打疼了、打痛了,才能安稳一段时间。”
“其实,我最担心的还是后方,前方只要打疼了,毕竟有日本人这个威胁在,罢战很容易。可后方呢?国民党顽固派这一次是铁了心了,我担心他们兵出陕西啊!”
这句话让钱大姐无言以对。
自36年底国共双方达成统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型后,国民党始终在闹幺蛾子,小的冲突就不说了,仅大的反共高潮就出现过两次。
现在更是酝酿着第三次。
还真就如张安平所说,顽固派是记吃不记打,打一顿,打疼他们,才能让他们安稳一段时间——准确说安稳个一年半载。
双十二大酬宾达成统一战线,勉强算是37年的开端时候吧,结果到39年底,第一次反共高潮就出现了——事态解决后,安稳了勉强七个月,因为看到了八路军展开了百团大战,立马反手整出了第二次反共高潮。
这次安稳了两年,好不容易看到抗战胜利的曙光了,一本《中国之命运》问世,第三次反共高潮已经磨刀霍霍了!钱大姐因此被张安平彻底的说服,便向组织汇报了张安平的想法。
经过组织内部极其保密和慎重的考虑后,最后同意了张安平的计划。
原因就如张安平所说,既然事情无可避免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