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触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神话版三国> 第6502章 秘报

第6502章 秘报

后的几天,曹操和荀彧等人就如何攻克喀布尔河谷的隘口,以及什么时候攻克隘口进行了长时间的辩论和分析,最后终于有了一个细致,且具备执行力的章程。

  战略这种东西,有时候只需要看到就能感受到正确性,荀彧等人的行为更多是查漏补缺,保证这个战略能有效的进行执行。

  等曹操及其麾下谋臣完成战略规划之后,曹操召集所有的将校又开了一次会议,有了荀彧等人的详细补充之后,这一次的战略规划变得更为细致,最起码能让人轻易的看到其中的执行性。

  有了这么一份战略计划之后,原本人心浮动的曹操麾下也相对稳定了下来,毕竟人心浮动的不仅仅是中层将校,上层也因为曹操的骚操作,已经看不到未来的迷惘,而产生了动摇。

  想想看张绣都考虑去当富二代,徐晃都私底下和杨家人进行了接触,庞德写信跟马超进行吐槽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上层人心浮动的真实写照,而随着这一份战略计划,这些动摇逐渐的消失了。

  最起码,在上层将校这里,已经没有那么严重的人心浮动了,毕竟相比于中下层活在当下,渴求短期的利益,上层人更需要的是未来的利益。

  人心浮动对于上层来说更多是看不到未来,而曹操拿出来的战略和计划足以证明曹操势力还具备扩张的能力和底气,而这对于那些已经投入了青春和大量资产的上层而言,就是定海神针。

  未来和期望,才是对于这些人最有价值的东西!

  没有了这些,离心离德,相互背离也只是时间问题。

  故而当这份战略在最上层进行了释放之后,曹氏的高层终于安定了下来,紧接着,中上层受到上层的直接影响,哪怕因为下了封口令,没有准确的情报,但上层行为态度的变化,也会让中上层察觉到形势的变化。

  就这么一层层的传递下去,最起码坎大哈的气氛没之前那么紧张了。

  “阿瞒确实是有一手,居然能想到这样的计划。”开完大会之后,私底下开小会的时候陈宫如此说道。

  “确实,这一手真的是出乎预料,司空确实有惊人之举。”陈群带着几分赞叹说道,不提曹操的道德问题,陈群对于曹操的能力还是信服的。

  有一说一,但凡是有的选,陈群绝对不会投曹操,但谁让现实就是这么让陈群绝望,不管是正史,还是神三,陈群都没有选择。

  正史之中,陈群在刘备面前晃了好几年,甚至后面将自己父亲陈纪都背过来了,结果当时心态还没调整过来的刘备依旧没明白什么意思。

  搞不好俩人心中都不知道播了多少的小剧场了。

  陈群:刘玄德这个家伙为什么不来问我啊,我他妈什么都知道,你要什么人都行,徐州的垃圾官僚,只要你开口,我从大汉朝给你拉一拨人换血都行啊,我真的能做到。

  刘备:这家伙真的是来投我的吗?这么离谱的人物会是来投我的吗?他到底看上我什么了?

  陈群:我是不是应该跑过去问一下刘玄德,直接问他需要什么帮助,只是这样是不是显得我不太矜持,我可是颍川陈氏的家主啊,我都将我爹背过来了,这家伙什么毛病?

  刘备: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情况,感觉若即若离,是不是吊着我,拿我当备胎,过几年就跳槽了,大世家的,搞不懂诶!

  然后就没下文了,徐州被攻占之后,陈群面无表情的投曹操。

  这边就更不用说了,就陈群这种要脸的生物,他绝对不可能去投有陈曦的刘备,当然就陈曦的性格,陈群真来投,搞不好能混个鲁肃的地位,再不济鲁肃倒台了也能混一个,哦,有诸葛亮了,那没办法了。

  总之陈群因为被曹操的骚操作整的精神恍惚之后,对于曹操实在是提不起干劲,毕竟道德太败坏了,但谈起能力的话,曹操确实很不错,就算是陈群也是佩服的,更何况这次搞出来这招,真的很厉害。

  “怎么了,文若,你在思考什么?”毛玠看着一直低头思考的荀彧询问道,“之前你不是发言的挺多的吗,而且给这个计划补了很多的缺失吗?很多东西,我在听到这个计划的时候根本没想过。”

  “你说为什么,因为这个计划本身就是荀文若做的。”陈宫撇了撇嘴说道,他之前也想过该怎么打喀布尔,只是在脑子之中并没有形成计划,只是有一些构想,其他人应该也是如此,荀彧估计已经有了成型的想法,只差临门一脚,然后大家将所有的知识传递给曹操,曹操直接拼出来了一个完整的计划,所以荀彧查漏补缺很容易。

  “啊?”陈群难以置信的看着自己的岳父。

  “差不多吧,只是不像现在这么完善而已,不过这样也好,起码能让司空稳住自己的地位,不会出现一回到坎大哈,各方面就因为之前的事情而受到冲击的情况。”荀彧没有正面回答,直接解释了一下,“不过我的只是一个大致的构想……”

  “好了别说了,还大致的构想,很完备了,连怎么干,怎么弄,什么时间都想好了,还只是一个构想,你只是在观望而已。”陈宫没好气的说道,这群人之中他挺讨厌荀彧的,要啥有啥,出身还好,再还有大概就是占了自己的位置,以前他坐在荀彧现在坐的地方。

  “我觉得,报送给长安这个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我们一直独立作战,但这次,确实需要长安分担一些压力了。”荀攸自然地帮自己的叔父岔开了话题。

  “但这次报送之后,以后恐怕就都需要报送了。”陈宫随口说道,随后可能也是察觉到了自己的话有一些别的暗示,补了一句,“我倒不是说有国家兜底不好,只是这种行为意味着自主权在进一步丧失,诸侯国和前方的大将总归是不同的。”

  “慢慢来吧,走一步看一步。”荀彧很是平淡的说道,对于这件事他看的很开,没什么好说的,报送就报送,至于这次报送了以后就会形成例行公事,每次出战之前都需要给长安进行汇报,但有句话叫做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离得远了,战机一闪而逝,先干了再说,后补就是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