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触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神话版三国> 第6404章 从这一刻开始的考验

第6404章 从这一刻开始的考验

要不要赌一把追封,毕竟追封的时候,只要表现的不是很差,加一级爵位实属正常行为。

  这样对于他们这种已经完全看不到晋升可能的将校来说,好像也是一种解题思路,拿自己的命,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博一个未来,完全可以试一试,至于说值不值,自己以前烂命一条,现在对比封地的话,也依旧是烂命一条,可搞成了自家只要不绝嗣,祖庙香火不断!

  几个年纪已经偏大,也没有升迁希望的将校,相互对视了一眼,他们已经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这个可能。

  毕竟人都是有圈子的,如他们这种五十多岁,经验丰富,但实际已经没有什么晋升空间的中层,也基本是相互熟悉的,故而当他们抬眼看到对方眼中的色彩之时,已经清楚了各自的想法。

  至于另外一些,已经有了别样想法的将校,对于徐庶的这句话则是多少有些复杂,能有这种想法的人,多少都是心思灵活之辈,故而在徐庶开口之后,他们心下已经开始回想自身行为上的破绽,并且某些心狠之辈也同样考虑了那些老头的想法。

  就像陈曦之前说的那样,没有杀身成仁的觉悟,哪里对得上这份贪欲,能为了子嗣,对队友起杀心,那么为了子嗣,对自己起杀心也太正常不过了。

  至于什么都没有想,比较纯粹的那部分将校,这个时候就直接了,直接高喊,太尉万岁,那癫狂的忠诚样,怎么说,刘备要真在他们面前,这群人怕是得想办法给刘备加一身衣服。

  哦,之前已经有人尝试给刘备加一身衣服,结果被刘备拒绝了,没关系,对于这群人来说,那只是之前那群废物加衣服的姿势不对,换他们来加衣服,肯定能成功,加,必须要加。

  有了第一个人喊太尉万岁,晋王万岁之后,整个校场自发性的欢呼了起来,说实话,这已经和造反差不多了,只不过站在上首的关羽和徐庶都没觉得有问题,喊几声晋王万岁而已,不是问题,完全不是问题,太正常不过了,晋王确实有资格万岁。

  徐庶花费了一些时间,才遏制住了这群激动的将校。

  “根据我们和贵霜签订的停战协议,你们有八个月的时间到各大封地去调研,各部军团除保留防区运转的将校以外,其他人分批次去了解、学习封地的建设和运营,为接下来的分封做准备,八个月之后,所有前去调研的中层将校,需要出一份学习和调研的报告。”徐庶大声的下达了最后一波的命令。

  “啊,还要提交学习和调研的报告?”赵恒有些难受的看着徐庶说道,“能不能不提交啊。”

  “少废话,这是军令。”徐庶黑着脸说道。

  陈曦和李优下发的公文里面没有这条,但徐庶为了让这群人重视,所以专门加了这一条,毕竟带着任务去调研,才能调研到足够的东西,也才能更重视这件事,同样,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这群人深刻的认识到他们只有团结一体,才能和他们的岳丈家对抗。

  听到这话,所有将校都闭嘴了,哪怕部分有野心的将校已经考虑过如何对抗军令,但在还没迈出那一步之前,他们对于军令还是非常敬畏的,毕竟十几年的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你们这群家伙,难道不知道这件事不仅仅是为了你们自己,还是为了你们的子孙后代吗?现在给你们机会让你们学习,你们不抓住机会,以后你们确定还有机会吗?”徐庶一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表情,“你们真以为封地是这么轻易能运营起来的?”

  “这是长安那边给你们争取来的机会,而且为了让你们看到封地建设和运营之中的真实,长安特意和各大世家进行了沟通,你们想想人家手艺人教徒弟都藏着掖着,这可是封地的运营和建设,是春秋贵族转变来的秦汉世家,最核心的机密!”徐庶的声音甚至带着几分咆哮,“你们明不明白这个机会的难得!”

  徐庶这么一说,原本还不怎么在乎的将校,也是神色一整。

  毕竟都是战场熬过来的老人,哪能不知道轻重,之前没考虑到这一层,徐庶哪怕提及,他们也有些不以为然,然而当徐庶将某些事情挑明,这些人陡然才意识到封地的建设和运营真就是最高级的知识,而且还属于那种各大世家秘而不宣的最核心的东西。

  “所以,去了好好学,好好看,不懂的都记得问,带上你的老婆,拿上长安给你们配发的印信和证明,然后每天将你们所见到的,所看到的,所学到的都记录下来,记住了没有!”徐庶怒吼道。

  “记住了。”所有的将校这个时候都收敛了嬉笑之色,齐声对着徐庶回答道。

  这些是徐庶在思考陈曦和李优签发的那份公文时,察觉到的漏洞。

  陈曦有没有和各大世家沟通不重要,徐庶说有,反馈给陈曦,陈曦就能强行有。

  站在陈曦的角度,他做这件事更多是为了让刘备麾下的将校意识到他们只有抱团,组成集团才能对抗各大世家的渗透,但在徐庶看来,这件事本身也是一个机会,一个让他们从先行者身上学习的机会。

  封地的建设和运营并不容易,哪怕贵霜这边是精华区,远比中亚那边要完备的太多,但后续的改建和管理也是难点。

  这些东西都是可以从各大世家那边进行学习的,哪怕情况并不完全一样,起码也能借鉴,而且中亚那么多的封国,东南亚也有不少的封地,不同环境和局势下,总能找到一些可以借鉴的对象。

  更何况,让各级将校带着这种态度去学习,去思考,所能认识到的东西会更为深刻,也更能意识到各大世家对于他们的态度。

  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对此,徐庶倒也不觉得是陈曦和李优的问题,而是觉得他们站的层面和自己不一样,他们只是考虑了人心层面的解决方面,而他实地站在恒河,而且也想着分封,自然会考虑的更为细致。

  “这次通知你们来,就这么多事情,散会之后,凡是有想法的,在安排好军务之后,经由军团长加印,集团军总帅加印,汇总到关将军这边加印之后,就能带着假条前去长安领取印信和证明前往你们想要前去的封地进行最长八个月的调研。”徐庶看着下面的将校说道。<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