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调往缅甸,那我们二战区的眼睛和耳朵,可就少了一半。”
楚溪春前来找周卫国交涉。
其实就是希望周卫国能够将侦察大队下属的六个中队留下一个、两个在二战区继续作战,而不是全军都前往缅甸。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
既肯定了侦察大队的重要性,也点明了二战区的实际困难,可谓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周卫国闻言,眉头微微蹙起:“楚参谋长,卑职理解战区的难处。”
他自然明白楚溪春的意思。
楚云飞的调令,他义不容辞,但二战区的局面,他也不能完全不顾。
“楚长官的电令中也提及可酌情留下一部分骨干力量,配合地方部队行动,以支持二战区后续的军事行动”
“只是,侦察大队作为一个整体,其作战效能才能发挥到最大,若强行拆分,恐怕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楚溪春摆了摆手,微笑道:“周大队,长官司令部并非要强行拆散你的部队。
是这样的。
能否在确保主力前往缅甸的前提下,从六个中队中,挑选一个最熟悉我们二战区情况、独立作战能力较强的中队,留驻山西。
由一名得力的指挥官指挥,继续执行原有的侦察和特种作战任务,阎长官也会对你们的留守工作保持支持力度,即便是继续扩充兵力也是无忧问题的。”
“这样一来,既能支援远征,也能兼顾我们华北战场的急需,你看如何?”
这番提议。
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给了周卫国面子,也达到了楚溪春的目的。
表面上是请求,实则是带着明确的目标,但又给予对方选择和决定的空间。
周卫国知道,楚溪春能亲自前来,并且提出这样的折中方案,已经是给足了诚意。
阎长官对于他们这些楚云飞的老部下一直都是非常支持的。
该是他们的功劳从来都没有少过,也没有因此偏心他们。
一碗水基本端平这一点,现如今的阎老西确实做的很不错。
周卫国想了想,说道:“参谋长,此事事关重大,卑职需要向楚长官请示确认,毕竟,侦察大队前往缅甸,是楚长官亲自点的将。”
“这是自然。”楚溪春点头道:“来这之前我已经和楚总团长沟通过,缅甸那边我也会再次亲自去电说明情况,我相信,云飞也会理解我们二战区的苦衷,毕竟,全国抗战一盘棋,各个战场都需要精兵强将。”
数小时后,周卫国再次找到了楚溪春。
“楚参谋长,”周卫国神色郑重地说道,“卑职已与楚长官沟通完毕。钧座同意了您的提议,并指示我们,务必确保留下的部队能够继续在华北战场发挥关键作用。”
楚溪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如此甚好!周大队深明大义,楚总团长也顾全大局,我代表阎长官和二战区全体将士,感谢你们!”
周卫国继续说道:“经过慎重考虑,卑职决定,将侦察大队下辖的第四中队,第六中队留驻山西,第四中队由我的副官徐虎负责指挥。”
“徐虎(原本是牺牲在空降行动中的,但是读者反应的比较激烈,前文已经修改为重伤了,这里说明一下)跟随我多年,作战经验丰富,指挥能力也足以胜任。”
“徐虎?”楚溪春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点了点头,“我听说过此人,确实是员悍将,我很放心。”
周卫国接着道:“其余四个中队,以及大队部的直属分队,将按照原计划,在完成所有准备工作之后,最迟一周内,将会启程前往缅北,进行适应性的训练”
楚溪春站起身,紧紧握住周卫国的手:“周大队,请你放心,协调运输工作我们长官司令部已经完成了相应的安排,也请你们一路保重!”
“缅甸战场环境恶劣,日寇凶残,务必多加小心!二战区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我们期待着你们凯旋的那一天!”
周卫国也紧紧回握,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请参谋长放心!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卫国此去,定不辱使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