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化学课介绍,硫磺就是单质硫,燃烧后生产二氧化硫,或者三氧化硫,和水结合生成硫酸或者亚硫酸,但这种生产硫酸方法效率太低了,需要加入催化剂。
在一个化学小故事有过这样介绍,1666年法国药剂师梅里对其进行了改进,在制备过程中加了硝石(KNO3),发现硫酸的收率明显提高,因为硝石可起催化作用。
1746年英国人罗布克创造了铅室法,操作时仅需要将硫黄和硝石放置在一铁勺中点燃,然后使产生的硫类氧化物气体与水融合,就能形成硫酸。
但由于硫酸的强腐蚀性,整个生产过程必须在能够防止强酸腐蚀的铅室中进行,而铅室则需要大量的铅板来建造。
现在胡湘可没有大量铅板。
胡湘在后世看到抗战电视剧,八路军晋察冀边区的军工技术人员采用陶瓷大缸代替铅室生产硫酸,把些大缸口对口垒起来作为化学反应的铅室。胡湘就安排陶器工匠专门烧制些大缸,代替铅室。
先把硫酸制作出来吧,硫酸可是工业之母,以硫酸做原料,可制作的化合物太多了。也可以制作纯碱碳酸钠了,这样生产的玻璃好点,硬度低些。
如果制作大量硫酸,这硫磺需要量也就大了,好在泰山那有硫磺矿,也不至于像硝石那么紧缺。
喜欢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请大家收藏:(
www.csw888.com)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