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触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第83章 解放儒学

第83章 解放儒学

  朋友?敌人?我们的?

  牛尚理解杨行秋的论断有些困难,却能听懂杨行秋的问题。

  在他的头脑中,一阵风暴正在酝酿。

  朋友,是大哥,是三弟。

  敌人,是司马家。

  不!不是这么简单。

  牛尚的额头冒出了汗珠,杨行秋看出来,他正在思考。

  “俺,俺,想不出来!”

  牛尚暂时回答不了这么复杂的问题。

  杨行秋注视着他的眼睛说:“天子者,天下之主也。

  位九五之尊,承帝王之统。九,阳爻之极也。数有九,五居正中。

  位有五方,东、南、中、西、北。

  欲窥九五之尊,先抚五方之民。”

  听到杨行秋的话,牛尚对团结真正的朋友有了模糊的概念。

  牛尚犹犹豫豫地回答说:“五方之民,都是朋友。”

  杨行秋点了点头,示意牛尚继续说。

  在牛尚的想法中,伤害朋友的就是敌人。

  “残害黎民,便是敌人。”

  听完牛尚的话,杨行秋哈哈大笑。

  他的目的达到了。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质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在民族大迁徙的历史环境下,顺应历史的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建立多民族的大一统的国家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华夷之辨”能够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的原因,是其强调保卫先进文化以求进步,反对的是屈从落后文化而倒退。

  隋唐时空前的繁荣与开放,开创远迈秦汉的第二次盛世,是民族融合所带来的良好民族关系,大大激发了社会的创造力。

  五胡乱华的民族迁徙,客观上促进了多民族融合,推动了技术和文化上的交流,丰富了物质和精神生活,使得古老的中华文明焕发了新的生机。

  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所锤炼出的博大精深,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的关键所在。

  以建立隋朝的弘农杨氏,建立唐朝的关陇李氏为代表的关中军事集团,正是顺应民族融合的大趋势所形成的。

  他们所采取的策略,就是联合斗争。

  在反抗各民族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加强各民族无产阶级的联系和友谊。

  而杨行秋的目的,是让包括牛尚在内的所有人,能够认识到联合斗争,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尽快终结乱世,混一文轨。

  贾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脸茫然看着大笑的杨行秋。

  接受过杨行秋教导的王贤明白。

  尊师,又要收徒了。

  牛尚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自己怎么说出的答案。

  “大哥,大哥。俺。”

  听到牛尚的呼唤,杨行秋止住了笑。

  “二弟,天寒地冻,以养伤为先,改日再叙。”

  杨行秋招呼着王贤离开了主厅,他还要去解决李才和李实的纠纷。

  贾元拱手告退,留下牛尚一个人在主厅思考。

  抚五方之民,就是那些胡人也是朋友,现在朋友受伤……

  “拿些米肉,去叶夫人处,快!”

  牛尚唤来甲士,一瘸一拐地出了门。

  “尊师,尊师。”

  听到王贤的呼唤,杨行秋停下脚步,回头看向王贤。

  “何事?”

  “尊师之论,弟子未尝听闻,不知出于哪部经典?”

  又是这个问题,杨行秋没法跟他解释,只能说。

  “不过《诗》、《礼》、《论语》、《春秋》等经典,皆圣人之言,先王之道。何足怪哉!”

  王贤又一次被说服了。

  杨行秋想着,总这么掩饰,也不是个办法。

  王贤总是追问杨行秋的理论出自何处,师从何人,这一点也不奇怪。

  东晋的世家名士,追求“立言玄妙,行事雅远”的玄学,而寒门知识分子则以经学为业。

  两晋的经学,是以家法师承为框架,以东汉指定的《诗》、《书》、《礼》、《易》、《春秋》、《孝经》与《论语》,七部儒家经典为根本,建立起为封建政治体系服务的理论体系。

  主要特点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古有明训,因循剿袭。唯经是从,唯上是听。

  只准诵读,不准讨论。寻章摘句,考据批注。

  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代,充满批判和思辨精神的儒学思想,经过罢黜百家、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