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炸厨房

虽未出鞘,却难掩锋芒。

  正欲生火做饭,却发现家中粮食如同沙漠中的水源般稀缺,几近于无。

  她柳眉微蹙,短暂思索后,目光落在发间的银簪子上。

  这簪子是钟离准备衣物时一并配给她的,在凡人眼中珍贵非常的金银首饰,于修仙者而言不过是平常之物,她起初也只因簪子样式尚佳才佩戴,未曾留意其价值。

  苏婉清取下簪子,稳步踏出家门。

  她已将自身气质尽量隐匿,装扮成普通农家妇人模样。

  那面容虽算不得倾国倾城,却也有几分质朴的清秀,恰似田野间盛开的小雏菊,平凡而淡雅。

  肌肤因常年的劳作而略显粗糙,透着淡淡的小麦色,仿佛被阳光亲吻过。

  双眸不再是那般明亮耀眼如星子,而是带着农家妇人特有的温和与内敛,眼神中偶尔闪过的灵动,像是平静湖面上泛起的微微涟漪。

  身姿不再婀娜多姿,步伐也略显沉稳有力,少了弱柳扶风的娇柔,多了几分生活磨砺出的坚毅,像是一棵扎根土地的白杨,朴实而可靠。

  男人们瞧见她,仍不禁眼前一亮,目光纷纷被吸引,仿佛被磁石牵引。

  在这平凡无奇的村落里,她那股子别样的气韵即便被刻意收敛,却仍如一阵清新的微风,在众人心中泛起一丝别样的涟漪,眼神中满是惊艳与好奇。

  他们的娘子们察觉到自家男人的失态,顿时柳眉倒竖,眼睛瞪得滚圆。

  那眼神中满是嗔怒与警告,狠狠剜了男人几眼,仿佛在说:“整天就知道看别的女人,是不是日子过得太舒坦了,忘了家里的活计?”

  苏婉清仿若未觉周遭的圈目光波澜,径直走向一户看起来较为殷实的农户人家。

  院子里,一位年逾半百的农妇正在晾晒衣物。

  苏婉清走近,微微欠身,轻声说道:“婶子,打扰您了。”

  农妇抬起头,看到苏婉清时,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上下打量了一番后问道:“姑娘,你是哪家的?我咋在村里没见过你?”

  苏婉清嘴角噙着一抹浅笑,不疾不徐地解释:“婶子,我是来投奔这儿远房亲戚的,到了才发现家中缺粮,想拿这簪子换些米粮,您看行不?”说着,将手中的银簪子递向农妇。

  农妇接过簪子,仔细翻看,面露犹豫之色:“姑娘,这簪子看着是银的,可咱庄稼人也不常摆弄这物件,不知道能换多少粮食哩。”

  苏婉清微微摇头,语气轻柔:“婶子,您但凭心意就好,我也是应急。”

  农妇思索片刻,转身走进屋内,不多时,拎出一小袋米粮。

  苏婉清接过米粮,再次欠身致谢:“多谢婶子,您真是好人。”

  她怀揣米粮回到家中,心中稍安。

  来到灶台前,她努力回忆着曾见过的做饭模样,试图为老妇人和小女孩烹制一顿热饭。

  可她对厨艺实在生疏,生火时手忙脚乱,那火苗像是故意捉弄她的小兽,东窜西跳,怎么也不听使唤。

  她额头上渐渐沁出细密的汗珠,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胸脯微微起伏。

  在她试图以灵力驯服这顽劣的火势时,因掌控不当,灵力瞬间如脱缰的野马般失控。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厨房仿若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烟尘滚滚,锅碗瓢盆好似受惊的飞鸟般四处乱飞。

  苏婉清呆立当场,眼睛瞪得大大的,满是惊愕与无奈,嘴角微微抽搐,脸上写满了懊悔,心中暗叹自己的莽撞。

  这番惊天动地的动静,仿若平静湖面上投入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引得周围邻居们纷纷侧目。

  不一会儿,大半个村子的人都如潮水般围涌过来,皆想一探究竟,究竟是发生了何事。那一双双眼睛,好似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密密麻麻地聚焦在厨房这边,满是好奇与疑惑。

  苏婉清站在那一片狼藉之中,心中恰似乱麻般纠结,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她那白皙的脸颊此刻微微泛红,犹如春日里盛开的桃花染上了一抹羞涩的晕彩。

  她的眼神中满是害羞与窘迫,浓密的睫毛如同蝴蝶的翅膀,不住地轻轻颤动,暗自思忖着:一不小心把人家厨房炸了,这可如何是好?该怎么向人家解释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呢?

  她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胸脯微微起伏,像是一只受惊的小兔子。

  村民们围聚在门口,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眼睛里满是好奇与疑惑,努力地朝里面张望,试图看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人群中不时传来窃窃私语,那声音如同嗡嗡作响的蜜蜂群,嘈杂而又充满探究。

  苏婉清在众人目光的聚焦下,愈发地感到局促不安,仿若一只被困在聚光灯下的小鹿,茫然不知所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此时,她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极为熟悉且充满磁性的声音,宛如悠扬的钟声在耳畔响起:“婉清表妹,这是怎么了?莫要慌张,表哥在这儿呢。”那声音中饱含着关切与安抚,如同春日的微风,轻轻拂过她的心间。

  苏婉清急忙回头,果真是钟离。

  她张了张嘴,那如樱桃般的小嘴微微张开,却支支吾吾半晌说不出话来,喉咙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般。

  她的眼神中满是尴尬与无措,那模样仿佛是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正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为自己的过失辩解。<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