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守拙之谜

  大哥的信,永远是那么务实而富有营养。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送上干货——《春秋》微言大义的心得札记,以及那篇珍贵的、关于漕运的《漕渠议》残篇!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李明立刻翻到后面,果然看到几页抄录得工工整整的笔记和文章。他如获至宝,大哥的学问和眼光,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读完家书,点心也尝过了,李明只觉得浑身充满了温暖的力量。家庭的港湾,永远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和最温暖的补给站。父亲的格局、母亲的慈爱、二姐的活力、大哥的指引…这些爱和支持,比任何灵丹妙药都能抚慰人心,更能激发出无穷的斗志。

  他将家书仔细收好,把大哥的札记和《漕渠议》残篇放在案头最显眼的位置。然后,目光再次落到藏着“守拙斋主”画卷的书箱上。

  守拙斋主…漕运之争…云溪…大哥提供的《漕渠议》…还有父亲信中透露的皇帝倾向…

  无数的信息和线索在他脑海中碰撞、交织。他隐隐感觉到,这些看似独立的事件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一幅更宏大的、关乎国策与个人命运的画卷,正在他面前缓缓展开。

  放榜前的焦虑,早已被这接踵而至的发现和亲情的暖流冲散。李明只觉得精神前所未有的振奋。

  他铺开纸笔,决定将今日积微斋的遭遇(隐去守拙斋主真迹部分)、老掌柜的话、父亲的告诫、大哥提供的资料,以及自己对漕运问题的初步思考,都梳理记录下来。

  夜渐深,灯火如豆。李明伏案疾书,时而凝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窗外,江宁府的万家灯火渐次熄灭,唯有这间小小的客栈客房,灯火通明,一个年轻士子的思绪,正如同脱缰的野马,在经世济民的广阔天地里纵横驰骋。

  然而,就在他沉浸于思考,笔尖沙沙作响时——

  笃!笃!笃!

  房门被轻轻叩响,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沉稳。

  李明思路被打断,微微皱眉。这么晚了,会是谁?铁柱应该不会这么斯文地敲门。

  “谁?”他扬声问道。

  门外传来一个陌生、低沉而恭敬的男声:

  “李案首安歇否?冒昧打扰。奉主人之命,特来送上请柬一封。”

  主人?请柬?李明心中疑惑更甚。他起身走到门边,没有立刻开门,隔着门板问道:“敢问贵主人是?”

  门外沉默了一下,那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我家主人,雅号——‘守拙斋主’。”

  “我家主人,雅号——‘守拙斋主’。”

  门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道无声的惊雷,狠狠劈在李明的脑海之中!

  守拙斋主?!

  那个让他苦苦寻觅、神秘莫测、连皇帝都私下称赞的守拙斋主?!

  就在他刚刚获得对方真迹、还在为“云溪”二字绞尽脑汁的当口,对方竟然主动派人找上门来了?这怎么可能?!

  一股寒意混合着难以言喻的激动,瞬间从李明尾椎骨窜上天灵盖。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又猛地松开,在胸腔里狂跳不止,几乎要撞破肋骨!握着门闩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微微颤抖。

  冷静!必须冷静!

  李明强迫自己深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涌入肺腑,稍稍平复了翻江倒海的心绪。对方是如何找到自己的?是积微斋老掌柜泄露了消息?还是自己白天的举动露出了破绽?又或者…这位守拙斋主,真的如同传说中那般手眼通天?他深夜派人前来,意欲何为?仅仅是因为自己寻访过他?

  无数个疑问如同沸腾的气泡在脑海中翻滚。

  他定了定神,没有立刻开门,而是隔着门板,用尽量平稳的语气问道:“守拙斋主?恕学生孤陋寡闻,不知贵主人为何深夜遣人相邀?学生明日放榜在即,恐有不便。” 他故意提起放榜,既是实情,也是一种试探和婉拒的姿态。

  门外的声音依旧恭敬沉稳,听不出丝毫波澜:

  “李案首不必多虑。主人对案首之才名,特别是那份‘过目不忘’的本事,早有耳闻,心生向往。今日案首于积微斋所为,主人亦略有知晓。特命小人送上请柬,邀案首于明晚酉时三刻,于城南‘漱玉轩’一晤,品茗清谈,绝无他意,更不敢耽误案首前程。主人言:案首明日金榜题名,此柬便当是贺礼;若万一…此柬亦是慰藉。”

  对方不仅知道他的“过目不忘”,连他在积微斋的举动都“略有知晓”?

  李明心头警铃大作!这“略有知晓”四个字,分量太重了!这意味着他的一举一动,很可能都在对方的注视之下!这感觉,令人毛骨悚然。

  但同时,对方的话又说得极其漂亮,滴水不漏。无论中不中,都给了台阶下,姿态放得很低,只言“品茗清谈”,让人难以拒绝。

  李明沉默着,大脑飞速运转。去?还是不去?

  风险显而易见。这位守拙斋主太过神秘,背景成谜,是敌是友尚未可知。深夜派陌生人送柬,本身就透着诡异。此去是福是祸,难以预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诱惑同样巨大!这是他唯一能接触到这位传奇人物的机会!能当面请教其经世致用之学,解开“云溪”之谜,甚至可能窥探到朝堂漕运之争的核心内幕…这种机遇,对任何一个有抱负的士子而言,都是无法抗拒的!更何况,对方似乎并无恶意,至少表面如此。

  就在李明天人交战之际,门外的人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犹豫,再次开口,声音压低了几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