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李明却并未将书递给他,而是从自己书袋里,取出另一本书。那是一本半旧的《孟子》,书页边缘同样磨损卷曲,不同的是,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的批注——那是父亲李承宗早年读书时的亲笔心得,字字凝聚着心血和感悟。他将这本批注满满的《孟子》,连同那本擦拭干净的《论语》,一起递向钱多多。
“?”钱多多彻底愣住了,茫然地看着李明,完全不明白他的用意。
“《论语》是你的,拿回去。”李明的语气依旧平静,听不出喜怒,“这本《孟子》,是我父亲早年所读,内有批注。送给你。”
钱多多如同被雷击中!他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看看李明平静的脸,又看看递到面前那两本书,尤其是那本批注满满的《孟子》,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送…送给我?这…这怎么可能?!他刚刚还那样恶毒地针对他!
“为…为什么?”钱多多干涩地问,声音带着巨大的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李明看着他那双充满迷茫和戒备的眼睛,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孟子·告子上》有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皆有四端,如人之有四体。师兄今日所为,非无羞恶、是非之心,不过一时蒙尘,为外物所蔽,如同行舟逆水,偶入歧途。”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那本批注满满的《孟子》上,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夫子今日之罚,罚在‘修身’。然修身之本,在于正心明理。此书批注,或可助师兄于‘学而不思则罔’之际,略窥门径,明辨是非。他日若有所得,能正心诚意,不负令尊‘永昌’之望,岂非善莫大焉?”最后那句“令尊‘永昌’之望”,李明刻意加重了语气。
钱多多的身体猛地一震!如同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击中!他看着李明那双清澈而平静的眼眸,看着递到面前那两本沉甸甸的书,听着那番引经据典、却又直指他内心深处那点对父亲敬畏与恐惧的话语…巨大的震惊、茫然、羞愧和一种从未有过的、复杂的情绪,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冲垮了他所有的骄矜和怨毒!
他张着嘴,喉头滚动着,想说点什么,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最终,他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极其缓慢地、如同接过某种无比沉重的东西,接过了那本《论语》和那本批注满满的《孟子》。指尖触碰到那粗糙的书页和墨迹,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酸涩感,猛地涌上鼻尖。
他深深地、几乎是仓惶地看了李明一眼,那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然后猛地转身,抱着那两本书,如同逃离般,头也不回地冲进了沉沉的暮色之中,消失在摇曳的竹影深处。
李明站在门边,望着钱多多消失的方向,望着庭院中那几竿在晚风中沙沙作响的翠竹。暮色四合,竹影婆娑,在地上投下纵横交错的、如同牢笼般的暗影。
沉潜非沉沦,藏锋为砺剑。
今日破樊笼,非以力胜,而以理服,以德化。
这竹影摇曳的庭院,这墨香弥漫的学途,这人心鬼蜮的世间…路,还很长。然,手中之卷,心中之理,足以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