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触小说网>书库>玄幻奇幻>开局召唤李儒,权臣全麻了!> 第60章 朝纲初定,武院设立

第60章 朝纲初定,武院设立

了,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或多或少都了解过和珅了,至于怎么了解的?当然是系统的功劳了。那个以搜刮聚敛闻名朝野的和珅?让他管钱袋子?这是认真的吗?

  和珅本人更是魂都快吓飞了,“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额头上的冷汗跟下雨似的往下淌,声音都带着哭腔:“陛、陛下!狄大人!万万不可啊!臣、臣才疏学浅,胸无谋略,这、这等重任,臣万万担当不起啊!求陛下明察,收回成命啊!”

  他一边说,一边磕头如捣蒜,恨不得把地砖都磕碎了。

  狄仁杰却依旧是一副老神在在、笑呵呵的模样,慢条斯理地说道:“和大人,这就谦虚过头了嘛。要说这理财的本事,放眼满朝文武,恐怕还真没几个能比得上和大人你的。至于其他的嘛……呵呵,只要陛下您日后勤加查阅户部的账簿,想来和大人定能将户部打理得井井有条,钱粮充裕,国库丰盈,让咱大唐再也不为钱粮发愁!”

  这话说的,简直就是明晃晃地告诉和珅:“我知道你小子会捞钱,也爱捞钱,没关系,让你捞!但你得给我把活干漂亮了,把国库给填满了!不然,哼哼!”

  李君亦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心中暗道,这狄仁杰,果然是个妙人,总能给他整出点新花样。

  他看向抖如筛糠的和珅,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狄卿所言,甚合朕意。和珅,户部尚书一职,朕今日便交给你了。你给朕记住狄卿的话,更要记住朕的话——户部的账目,朕会亲自过问,而且是随时!”

  和珅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整个人都麻了,除了磕头,已经不知道该做什么反应:“臣……臣领旨!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绝不敢、绝不敢有负陛下和狄大人的厚望!臣……臣一定把账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徐达出班奏道:“陛下,礼部尚书,掌管典礼教化,臣以为,智玄侯姚广孝最为合适。”

  姚广孝双手合十,摇了摇头:“贫僧已受陛下厚爱,封为侯爵,若是再执掌礼部,实在是有心无力,分身乏术,还望陛下体谅贫僧。”

  李君亦点头:“智玄侯的顾虑,朕明白。礼部尚书,朕打算任用原礼部侍郎孔颖达。”

  房玄龄道:“兵部尚书,统管全国军政戎机,非大帅徐达莫属!”

  “准!”

  徐达没有丝毫推辞,慨然抱拳:“臣,领命!”

  狄仁杰朗声道:“刑部尚书,掌管天下刑名律法,臣愿为陛下担此重任,肃正法纪,澄清吏治!”

  李君亦欣然应允:“准!”

  姚广孝最后道:“工部尚书,负责水利土木工程,臣举荐原工部侍郎李春。”

  李君亦颔首:“准了。至于各部的侍郎人选,朕心中大致有数了,待细细斟酌后,再行宣布。”

  待六部尚书人选尘埃落定,殿中的气氛才稍稍缓和了一些。

  然而,李君亦却话锋一转,沉声道:“诸位爱卿,朕还有一事,想与诸卿共同商议。”

  群臣闻言,神色再次一肃,纷纷凝神,静待下文。

  李君亦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殿内回响:“我大唐自立国以来,选贤任能,向来以科举为重,广纳文士。然,当今天下,武风之盛,远超前朝,江湖之上,豪杰辈出,绿林之中,亦不乏奇人异士。若单凭文考取仕,恐怕会错失不少国之栋梁,实乃遗珠之憾!”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阶下众臣,一字一句道:“朕意,于我大唐各州、府、郡、县,广设武院!专为招纳、培养武学人才!不问出身贵贱,不论文武之别,唯才是举!为国育将,为朝廷培养真正的栋梁之才!”

  “设立武院?!”

  此言一出,不啻于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整个太极殿内,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群臣哗然,交头接耳之声四起。

  裴元庆性子最是急躁,当即一拍大腿,嗓门洪亮地叫道:“妙啊!陛下此举,简直是英明神武!太对了!如此一来,咱们大唐军中,日后岂不是猛将如云,所向披靡了?!”

  徐达亦是颔首:“陛下深谋远虑,武院若成,则国之干城,源源不绝。”

  姚广孝适时上前,依旧是那副悲天悯人的模样:“陛下,武院之设,利国利民。然其规制章程,须得周详。贫僧斗胆,有几点浅见。”

  “广孝但讲无妨。”李君亦示意。

  “武院当分三等:县设武学,州立武堂,京师总设武殿。层层选拔,优者晋升。”

  “教习之选,非武道精深、德行高尚者不可。所授科目,除拳脚兵刃等武技外,当有兵法韬略、心性磨砺。”

  “每三年一届大比,优胜者,或入军旅效命,或入朝堂为官,或入武殿深造,皆由其能,不设门槛。”

  李君亦听得连连点头,姚广孝所言,条理清晰,切中肯綮。

  “广孝之策,甚好!此事,便由你与徐达二人,共同擘画督办。”

  姚广孝与徐达躬身领命:“臣(贫僧)遵旨!”

  李君亦又补充道:“至于吴用及其麾下那一批人杰,眼下暂不授具体官职。他们身负七国经略之重任,已是不易。待七国局势彻底安稳,朕再依功论赏,不吝封侯。”

  众臣闻言,皆道陛下思虑周全。

  李君亦缓缓起身,龙袍一振。

  “诸位,朝纲初立,百废待举。大唐的未来,你我君臣,共勉之!”

  “臣等,愿为陛下效死,为大唐开万世太平!”群臣山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