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大实话

数了,于是也没再多言。这就是口碑的威力,就像段正淳要是承认虚竹是他儿子,玄慈就算拿出铁证也没用。名声在外,那影响力可大了去了。

  祁同伟对案子表现得挺轻松,老厅长就知道这家伙心里有谱,说不定他已经有了盘算。

  “3.12地铁抛尸案”的商讨会开场了,就在专案组办公室。随便拉了几把椅子给领导和《京州时报》的记者,其他人要么站着,要么找个旮旯坐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祁同伟开门就直奔主题:“张超重新审问那边进展怎么样了?”严良手里拿着最新的口供,回答道:“他东一句西一句的,一提案子就岔开话题。但我感觉他肚子里藏着不少话,刚开始我还没摸清他的意图。今天看见俩记者来了,我琢磨着报社投稿这事可能也跟他脱不了干系,他可能在等什么时机。”

  严良这分析挺到位。

  祁同伟接着问:“那你们接下来打算怎么做?”严良说:“我们打算来个将计就计。按照匿名信的要求,已经和范总编商量妥了,投放那天限量发售,而且只在咱们能控制的几个报摊投放。网上我们也联系了相关部门,限制IP浏览,尽量别让消息扩散出去。”

  严良这想得挺周全。要是祁同伟对这案子不了解,这么做肯定是最佳选择。

  这案子背后就是想博公众和舆论的眼球。不管是张超在地铁扔箱子,还是有人给媒体寄照片,目的都一样。他们说完这些,江阳的真相就会大白于天下,他们会公布“3.12地铁抛尸案”的真相。

  而警方这边,只要排除了威胁和舆论的干扰,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就能找到突破口。好处是稳妥,但坏处也很明显,整个节奏都被嫌疑人拿捏着,而且距离他们计划的真相大白之日还有24天。

  这二十多天,简直就像被人牵着鼻子走,这可不是祁同伟的作风。

  而且对方还威胁说,在市区安置了炸弹。不管真假,这种影响已经造成了。不管怎样,必须尽快把这个潜在的风险给消除了。所以祁同伟直接说:“把张超提出来,我去会会他。”

  “直接问问他到底想干什么。”严良眼睛一亮,点头说:“有祁书纪在场,我相信他会开口的。”

  哐当一声。

  虽然张超拿出了不在场的证据,但他拉着横幅,还在现场宣传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不管这案子最后怎么处理,法律都不会放过他。

  所以张超还是穿着拘留所的红马甲,戴着手铐,走进了审讯室。坐下后,他像往常一样打量了一圈周围环境,等着严良来审问他。

  张超心里盘算着时间,知道今天严良应该已经知道照片的事了。报社那边肯定报警了,所以今天的审讯重点肯定是围绕照片。

  不过张超是不会说的,因为事情还没发展到他们想要的效果。他们得利用这事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这样才能确保他们的计划顺利进行!

  毕竟他们就只有这一次机会,还是用江阳的命换来的!

  哐的一声。

  审讯室的门开了,严良走了进来。虽然才见过两面,但张超对他了解得不少。毕竟严良在省内也是小有名气,就像自己在京州饲法界一样。

  但今天情况不一样。

  严良进屋后没坐,就站在旁边。紧接着,一个不认识的人也跟着走了进来,径直坐到了审讯桌旁边。

  “把所有灯都打开。”

  命令一出,审讯室立马亮堂了起来。那个陌生人动作娴熟地把刺眼的灯光又给关上了。适应了一会儿光线后,张超终于看清了对方的脸。

  他眼睛猛地一眯,满脸都是不敢置信!嘴唇轻轻哆嗦着,好像马上就要开口说话,但最后还是忍住了。

  祁同伟瞧着他问道:“我应该叫您张老师呢,还是张律师?”张超笑着回答:“我没教过你,你还是叫我张律师吧。”

  张超在京州大学法学系那可是年少有为,四十岁都不到就当上了法学院副院长,真是让人佩服。可惜,虽然前途一片光明,他却爱上了自己的女学生李静,甚至为她放弃了一切。辞了学校的差事,从零开始创办了江东律师事务所。

  祁同伟点了点头,没接他的话茬:“这个案子现在省里都知道了,我也来了。”

  “张律师,有些事情你能不能给我讲讲?”

  张超点了点头:“想问什么就问吧。”

  祁同伟说:“凭你在法律界的地位,有什么问题不能走正规的法律途径解决,非得弄成这样?”

  “我就弄不明白了,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张超苦笑着摇了摇头:“你以为每个人都能像你祁同伟似的?”

  “其实我也不是没想过走法律途径。”

  “但现实告诉我,这条路根本走不通。”

  “这么多年,我处理过的案子多了去了,几乎没有败诉的。”

  “偏偏有这么一个案子。”

  “不但输了,还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有些事,法律是解决不了的。”

  “因为法律本来就是为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服务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