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汉东经济改革展览馆”筹备小组之外,又组建了顾问小组,这一消息令汉东地区退休的老领导们兴奋不已,毕竟,这个小组决定了展览馆的核心内容。
“祁同伟这小子,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
高育良挂断又一个来电后感叹道。
近来,围绕“汉东经济改革展览馆”顾问小组的成立,他的电话快被打爆了。
那些平时低调的老领导们纷纷露面,对顾问人选表现出浓厚兴趣。
毕竟,作为总负责人的祁同伟,在提名过程中有一定话语权,这得益于立春书记的信任和支持,有了这样的靠山,祁同伟自然信心满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即便如此,又如何?
必须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自吹自擂者,休想入选!
我们坚持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见高育良挂断电话后批评祁同伟,吴惠芬打趣道:“你也就是嘴上说说罢了,心里说不定正偷着乐呢。”
高育良轻笑一声。
高育良直言道:“这和干部任用工作如出一辙。”
“两边都得费心思。”
“但若处理妥当,两边都能满意。”
虽然这些老领导已退出一线,但他们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忽视。
无论是他们的学生还是后代,都占据重要岗位。
这正是高育良提升在汉东地位、积攒人脉的好机会!
平日里哪有机会和这些前辈深入交流?
如今,他们主动找上门来,高育良怎能不暗自欣喜?
然而,越是这样,他越小心翼翼。
祁同伟近日多次提醒他,有关“汉东经济改革展览馆”的事务,最好事无巨细都向立春书记汇报,多听从立春书记的建议,同时给自己安排更多任务。
对此,高育良自然心领神会。
因此,关于顾问小组成员的选择,最终还是要报请立春书记定夺。
不过,对于顾问小组的人选,赵立春并未明确表态。
对高育良而言,这是获取人情资本的好机会。
可对赵立春来说,这却是个棘手的问题,既不愿沾染,又不能完全放弃。
提名谁,好处有限;
不提名谁,又怕得罪他人。
此时的赵立春并不需要这些额外的人情负担,反而担心可能招致的麻烦。
于是,他对顾问小组的人选选择保持沉默,并将此事推给了吕州市“汉东经济改革展览馆”筹备组,特别点名让祁同伟自行解决。
赵立春自然稳操胜券。
毕竟,无论顾问小组成员是谁,从全局来看影响都不大。
终究,一切努力只为铸就优秀成果。
赵立春仅需确保内容质量,不符要求的将被退回重制。
这谓之介入事务,却不过问人事。
由此可知,
赵立春的放权,使祁同伟在“汉东经济改革展览馆”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即便同为工作组成员的吕州市领导,也须先聆听祁同伟的意见后方能商议。
因这展览馆已不再局限于“吕州”,而是象征整个“汉东”。
如今,祁同伟背后站着赵立春与高育良的支持。
那么,是否可以说,
祁同伟的观点即赵立春和高育良的观点呢?
确实如此,
这正是审慎决策的体现。
至于祁同伟,
他自然享受这种权力的增长。
赵立春视顾问小组为无用之物,徒增困扰;
高育良则认为它左右为难;
但对祁同伟而言,这是他的王牌。
凭借此,他足以让许多人焦虑不安。
祁同伟凝视顾问小组名单,空白如初,嘴角泛起浅笑:
“无欲则静,有欲则动。”
“所以,往昔趾高气扬者,今亦需谨慎行事,以免失足坠落。”
“世间之事,常在事成之后才清算。”
---
京城梁家气氛微妙。
侯亮平与梁璐近来关系紧绷,皆因侯亮平感到受李达康器重,又在求子未果后心态发生变化。
然而,梁群峰的回归犹如警钟,迫使侯亮平收敛锋芒。
梁群峰在汉东的地位,连同梁璐两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