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关键要有效应

  祁同伟未给出过多细节。

  月牙湖美食城的地块潜力有限。

  再打造一个类似的项目并不实际。

  因此,只有公益性质或与旅游相关联的设施才是可行的方向。

  “若东大建设有意,我们提议在此建设一座博物馆。”

  博物馆?

  祁同伟点头:“一座记录汉东经济发展历程的博物馆。”

  “吕州市是汉东经济发展的典范。”

  “许多汉东领导人,都在此留下了奋斗足迹。”

  “其中包括我的导师高育良,以及现任京海市委书记李达康。”

  “立春书记也曾在此下属县任职。”

  “正是在这里,打响了汉东经济改革的第一枪。”

  程程恍然大悟。

  还是得仰仗领导!

  这般眼界、这般远见,如此高明的指引。

  换成自己,

  绝想不到建一个经济发展史博物馆的想法!

  这个创意太新颖了。

  但仔细思考后,

  程程不禁打了个寒战。

  一旦这座汉东经济发展史博物馆建成,

  整个汉东行政体系恐怕都会为之震动!

  当然,

  这里的“震动”,并非让人恐惧的那种,

  而是充满激励的那种!

  程程深信,当她把这个项目提案递交给吕州市政府时,

  全汉东的电话都会涌向吕州。

  尤其是立春书记,

  他极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忍不住打电话询问的人。

  为什么?

  因为汉东经济发展史博物馆一旦竣工,

  就等于把他的三十年经济改革成就实体化了!这是每位官员都无法抗拒、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工程!

  祁同伟嘴角微扬,他知道程程已经领会了自己的意图。

  但这仅仅是初步和浅显的理解。

  还有更深层的含义,程程目前尚未明白。

  例如,

  祁同伟说道:“作为经济发展史的纪念馆,首要展示的应是人。”

  “所以,应当设立一座改革先锋展厅。”

  “把那些为汉东经济腾飞付出努力的人,无论他们是官员、企业家还是普通百姓,都纳入其中。”

  “这个展厅,可以采用蜡像馆的形式呈现。”

  “每个代表人物,都需要选取一两件典型的场景或故事来表现。”

  程程已经打开笔记本,准备记录,但因情绪激动,握笔的手微微发颤。

  尽管她仅是一名商人,但从祁同伟的话语中,她似乎已看到那些汉东巨头们为了能在展馆中占据一席之地而积极奔走、四处联络的场景。

  “走出先锋厅,便是历程馆的位置。”

  “这里将陈列那些在各个时期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以此展现汉东的改革成果。”

  程程听到此处,目光明亮,满心期待。

  殊不知,她的身后已悄然聚集了一批头戴红帽的官员。

  他们是来自吕州市的领导班子成员,今日也是因考察月牙湖美食城拆迁事务而来。

  由于各怀使命,他们并未随祁同伟一同行动。

  如今拆迁结束,他们顺路前来探查,却无意间听到了这段对话。

  这些官员伫立原地,面露震惊之色。

  司法书记张友成张口结舌,艰难地吞咽着唾沫。

  吕州的市委书记和市长则浑身微微颤抖,那是一种由衷的激动之情,这种情感迅速蔓延至整个现场,甚至让吕州市经开区主任易学习也不禁为之触动。

  他望着祁同伟的目光中,流露出难以形容的敬意,仿佛在仰望一位非凡的人物。

  谁能料到,祁同伟竟提出要在东大集团建立一座公益性的发展博物馆?如此项目虽无直接的经济收益,但它所承载的价值远胜于金银!

  易学习内心翻涌,暗自思索:若自己也能具备祁同伟这般觉悟,哪怕只是短暂的灵光一现,也将成为一生的财富。

  他明白自己多年来停留在正处级位置的原因,在于对为官之道的理解和认知欠缺。

  那些被视为经典的学习资料,他往往嗤之以鼻,认为它们只会使人误入歧途。

  可此时此刻,他发现祁同伟身上有一种区别于传统“教材”的特质。

  这种特质抽象且无形,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述,它更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