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拉人下水

  祁同伟严肃地点头:“这是不可避免的。”

  “书记的儿子、富有的母亲、富家子弟的不当行为,还有可能存在的司法偏颇……”祁同伟逐条列出,“这些都是网民津津乐道的话题,如今竟全部汇聚于此,张书记,这件事恐怕无法善了。”

  此外,祁同伟补充道:“我已经接到举报电话。”

  张友成内心百感交集,若非高育良等领导在场,他恐怕早已暴跳如雷,甚至恨不得痛骂那个惹出麻烦的张一苇的母亲。

  果然,张友成刚返回吕州,网络上就迅速出现了相关帖子:“吕州某豪门少爷涉嫌不轨,富母出面私下了结。”

  随后,各类负面新闻蜂拥而至。

  “我表弟在派出所工作,他说这个少爷之前就因类似事件被举报过!”

  “吕州市民都清楚,才短短几天,又冒出一位受害者!”

  “吕州难道成了不安全之地?简直吓人,现在都不敢随便出门了!”

  “真有意思,吕州四大公子全因为女人栽了跟头!”

  “怎么,你觉得好玩?谁能详细讲讲?”

  “我知道,黄四海和肖萌为争夺女人大动干戈,最后闹到一方杀害另一方。”

  “孙进江的儿子孙一笑也因多起不正当行为遭质疑,现在轮到张一苇了。”

  “吕州那些公子哥是不是疯了?花钱不行吗?”

  “钱能解决问题的话,高俅何必去招惹林冲的老婆?他们这是玩腻了,想尝鲜罢了!”

  “姐妹们,到吕州千万别穿短裙,否则逛一圈回来,连孩子的父亲都分不清了!”

  ……

  面对网上的种种恶评,张友成气得面色铁青,鼻梁都仿佛扭曲了!这是彻头彻尾的诽谤!是恶意的谣言!他怒火中烧地下令:“查!彻查这些造谣生事者!必须严惩!”

  张友成的愤怒并非毫无依据。

  网络上的言论虽有夸大或捏造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吕州所谓的“四大公子”确因感情纠葛深陷困境,且越来越多的细节被曝光。

  张一苇这类富家子弟,似乎每晚都流连于夜店和酒吧。

  问题是,张一苇绝非普通人,他是吕州市司法书记张友成的儿子。

  对于生活作风的问题,或许还能容忍,但他对避嫌意识的缺乏实难宽恕。

  上周刚平息一场风波,本周又陷入新的指控之中。

  或许张一苇试图借助制造的热点新闻,来分散公众对父亲张友成“锦旗事件”的关注,他的策略确实奏效了,因为锦旗事件的关注度确实在下降。

  不过,这一举动反而让张友成面临的难题更加复杂。

  在京海市,高育良因吕州市层出不穷的奇异新闻而疲于应对,这些新闻都涉及他主管的司法范畴,使他处于极其不利的局面。

  现在,他甚至懒得再给张友成打电话批评。

  如果张友成有一点清醒的认识,就应该马上采取行动平息舆论风波,并亲自前往行署作检讨。

  若连这样的基本觉悟都没有,那他作为司法书记的日子恐怕不多了。

  但这不只是吕州市或张友成个人的问题,更关系到整个汉东司法的形象。

  因此,高育良毫不迟疑地拨通了祁同伟的电话。

  “吕州的状况相当棘手,需要你出面稳定局势。”

  “照这样下去,357件未结案件还未理清,新问题又会不断出现。”

  “我已经跟立春书记谈过,他也认同这个看法。”

  “稍后我会联系吕州的边国立,让他全力配合你们巡回监察组,一切听从你的安排。”

  “给你三天时间,必须解决此事,能做到吗?”

  三天?祁同伟微微一笑,充满信心地回答:“老师放心,我立刻就去处理。

  三天内若新闻未能平息,您可以随时找我!”

  高育良深知祁同伟不会让他失望。

  挂掉电话后,他才松了一口气,感慨道:“关键时候,还是要依靠自己人。”

  可惜,他手上能依赖的只有祁同伟一人。

  但换个角度想,能有这样一个祁同伟,已是极大的幸运。

  于是,高育良回忆起祁同伟之前提到的事——是否该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

  他走到窗前,仔细权衡,是时候做出决定了。

  无中生有的吕州事件,让高育良预感更大规模的动荡即将来临。

  不管幕后主使是谁,风暴终究会袭来。

  身为仅次于赵立春的汉东司法书记,高育良可以骄傲地说,汉东两委十三市的司法重任都压在他肩上。

  “遮风挡雨”,这四个字除了他,还有谁敢如此自信?

  然而,他为赵立春和汉东遮风挡雨,那他自己呢?

  总有一天,狂风暴雨将直接迎向高育良。

  到那时,谁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