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州市民欢欣鼓舞,吕州市的官员们却如芒在背。
因为无论缉毐英雄还是扫黑英雄,这些耀眼的光环背后,总是伴随着一批批被牵连的官员。
东山市的陈文泽、马云波,京海市的赵立冬、孟德海,越东地区的肖一德、何黎明,中江地区的王政……
这些人,一个比一个权力显赫。
特别是中江地区的王政,作为中江行署常务副署长,也因祁同伟的事情而倒台!
回顾祁同伟离开汉东的那段岁月,只有他在永恩区法院院长任上的一年多时间里没有动过官员。
即便如此,他也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参与到推动国内司法新一轮改革的过程中。
这场改革不仅仅局限于法律层面,它触及了更深远的社会变革。
在监督体系,特别是反腐败斗争里,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监察院反贪局逐渐壮大,反贪腐的力量已然成为监察工作中的重要支柱。
而今,祁同伟已然成为吕州市监察领域的领路人。
在他还未掌控反腐这一司法利器之前,已经有人因他而遭受重创。
如今,手握实权的他,影响力愈发深远,又有多少人会陷入他设下的陷阱?试问,面对这样的祁同伟,谁又能不感到畏惧?
狂风骤雨之际,百姓或许还能找到些许慰藉,但吕州市的大小官员却无不战栗于恐惧之中。
“他现在已经是位高权重的国青干部,绝不是过去的普通监察官所能比拟。”
这正是祁同伟如今令人忌惮的原因所在。
若他依旧只是地方上的监察官,或许还不至于引起这般警惕。
然而,如今他头顶着国青干部的光环,每一步行动、每一句言语都不再仅仅是个人行为。
众多目光敏锐之人,不解为何汉东其他地方他未涉足,偏偏选择了吕州,这怎能不引人遐想?吕州虽小,却是人才辈出之地,李达康、高育良这两位汉东的新星都曾在此供职。
更有传闻称,李达康即将调任京州,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成为更高层次的官员。
这样一来,汉东最璀璨的两颗明星都曾在吕州发光发热。
加之汉东太子赵瑞龙的美食城项目也选址于此,吕州顿时成了整个汉东最具敏感性的区域。
祁同伟的到来,使原本波涛汹涌的吕州局势愈加动荡不安。
“这简直就是皇上不急太监急!”
“是,实在不明白上面的想法,为什么派祁同伟过来?”
“不放不行呀,人家可是国青干部,打着锻炼的幌子下来,谁挡得住?”
“吕州内部两大势力,现在就看谁能占得上风了!”
在汉东某处,一盏孤灯照亮书房。
赵立春正专注地阅读文件。
窗外风雨交加,却无法撼动他的内心。
只要他坐在这里,外界的喧嚣不过是过眼云烟。
赵立春所阅的是新闻司关于祁同伟的专题报道。
初读时并无异常,但细品之下,却发现了一些新意。
尤其是报道中祁同伟的一句话,尤为吸引他。
赵立春不禁低声念出:“我们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斗争需持续。”
念完后,他嘴角浮现笑意:“这个家伙,越来越有味道了。”
就像沙丁鱼群中忽然闯入一只鲶鱼,赵立春也想看看这只从天而降的鲶鱼会给他的“沙丁鱼群”带来何种变革。
祁同伟能够看穿赵立春在汉东布局的复杂关系网,赵立春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破茧而出谈何容易,毕竟这茧是他亲手编织而成。
若是自己破茧,那茧的意义便荡然无存;若是他人代劳,又该如何行事?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时机与分寸。
倘若操之过急,恐将自陷困境,此乃赵立春绝不愿见到的结果。
唯有恰如其分地破茧而出,方能摆脱汉东的束缚,重拾自由,并借残余的丝线织就一张利于己身的网。
无论化为手中扇子,在京城摇曳生风;还是编织成温暖被褥,让赵家四季如春,这一切都承载着赵立春对祁同伟的厚望。
世人以为赵立春会对祁同伟渐行渐远,实则不然。
赵立春深知祁同伟的重要价值,正如组织所洞察的那样,才将祁同伟安插在此。
简言之,组织、赵立春及祁同伟本人都对全局心知肚明。
到了这个层次,暗箭已不再是主要威胁,更多的是光明正大的策略较量!
【MVP成就达成!获得生命力+20%】
【奖励:警钟光环】
【团队建设:3/8】
【警钟光环:感知成长隐患,警钟提前鸣响】
【地位日隆,觊觎者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