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棋逢对手
emsp; 对于安欣来说,刑警支队再熟悉不过了。
这里几乎是他第二个家。
从警校毕业后,他直接加入京海刑警支队,从一名普通警员做起,几年后升任为第一中队队长。
当时的安欣是刑警支队乃至整个京海警界的明星人物,甚至有人戏称他是“警界太子爷”。
安欣出身显赫,父亲是英雄烈士,叔父安长林担任京海市警局副局长,另一叔父孟德海亦在警界地位颇高。
如此背景,怎能不令人艳羡?
然而,纵使安欣自带光环,愿意接近他的人却寥寥无几。
他性格固执,不够圆滑,极易得罪他人。
除了师父曹闯和师兄李响,队里鲜有人真心喜欢他,众人更多是因他的叔父们才愿意与他多交流。
安欣的命运陡然急转,始于师父曹闯的牺牲。
小主,
作为资深刑警,曹闯不仅是刑事大队的核心人物,更是大队长。
然而,他却与京海市前任地下霸主徐江一同死于一处偏僻的废墟之中。
由于缺乏证据证明两人存在利益瓜葛,曹闯的死亡最终被判定为追捕逃犯徐江时的不幸遇难。
当时,无人对此提出异议,包括最先发现现场的李响。
但安欣却对师父的死心存疑虑。
这种质疑使他背上“忘恩负义”、“白眼狼”的指责。
起初,同事们仅是在背后议论甚至嘲讽他。
直至李响继任曹闯职位后同样牺牲,加之安欣被传正在调查孟德海的消息传出,他才真正成为众矢之的。
“李响究竟是如何去世的?”
在会议室中央,祁同伟沉稳的声音回荡开来。
他稳坐主位,身旁紧挨着刑事大队的大队长张彪,以及几位亲眼见证李响不幸遭遇的警员。
张彪,刑事大队的负责人,率先发言:“李队当时正调查强盛集团的高启盛,怀疑他与一桩失踪案件有关。”
“谁知,在与高启盛的手下唐小虎交锋后,二人争斗间意外坠楼。”
祁同伟手中已有去年‘12.7坠楼事件’的详细记录,但他更希望直接听张彪讲述。
张彪深知领导意图,绝不会贸然提及这些文件,以免被视为质疑领导决策。
祁同伟接连抛出几个重要问题:“李响具体追查的是哪起失踪案?”
“为何他单独行动面对高启盛?”
“李响与安欣之间,除同事关系外,是否还有其他纠葛?”
“为何我听说队里乃至全局都在议论李响之死可能与安欣有关?”
张彪依次作出回答:
“李队调查的是市研究室科员谭思言的失踪案,因其特殊身份,上级特地指派李队处理。”
“至于他为何独自行动,或许是得到了某些线索。”
说到这里,张彪稍作停顿,似乎接下来的内容有些复杂。
但在祁同伟的目光逼视下,他不得不继续说道:“祁局,安欣一直暗中调查李队,自曹队出事后便从未停止。”
“我认为安欣此人,对同事缺乏信任,团队内部也缺乏凝聚力……”
话未出口,祁同伟已抬手阻止张彪:“此刻议事,个人评价稍后再论。”
张彪略松一口气,本欲趁此机会在祁局面前给安欣添些麻烦,却发现这位领导对安欣并无偏袒之意。
然而,他随即意识到自己的误判。
会议室的门轻轻响起,得到许可后,安欣推门而入。
张彪瞥见安欣,顿时勃然大怒,猛然起身:“会议期间,你是何人竟敢擅闯?门外守卫何在,怎容他混入?”
祁同伟微笑示意,轻拍张彪手臂:“坐,莫急,是我邀他来的。”
什么?!
张彪愣住,您竟召他而来?!
他哑口无言,只能狠狠瞪着安欣,重重坐下,故意弄出声响。
安欣进门问候完毕,欲寻位落座。
他所选之位与祁同伟距离甚远,近乎会议桌两端。
祁同伟见状笑言:“人数不多,靠近些,便于沟通。”
安欣听罢,向前移动几步,择一处居中的位置。
却不料,祁同伟敲敲身旁空位,正对着张彪的方向。
安欣自知深意,依言走过去。
若称他聪慧,他似又有些木讷;若说他木讷,他却又分明能察觉氛围变化。
进门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张彪等人的座位布局,祁同伟正襟危坐中央,张彪紧挨左侧。
若安欣意图坐于祁同伟右侧,通常礼仪要求先退回门口,绕至右侧,再按指示落座。
但他并未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