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触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三国之西凉鄙夫> 第一五八章、曹刘孙叹

第一五八章、曹刘孙叹

  天子刘宏想越级提拔华雄的意图,没有得偿如愿。

  朝中百官,有人拿出了犯颜直谏的勇气,以朝廷旧制及法度各种谏言。

  对于这些谏言,天子自然是直接嗤之以鼻。

  他要是每次都能听得进谏言的话,就没有宦官帐让、赵忠等中常侍无军功也能封侯的事青发生了。

  不过呢,有些人用曲线救国的方式,却是成功了。

  三度被拜为司徒都因天灾人祸被免,现官职为后将军的袁隗,就是让天子改变了心意的人。

  出身于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门第,袁隗算是代表着士人们的态度。

  他的谏言,天子刘宏肯定要细细斟酌一番。

  而且他的言辞很温和,以处处为天子着想的姿态,让天子觉得很有道理。

  其一,袁隗点出了“不患寡患不均”危机。

  如今朝廷各处叛乱不断,各级将佐的平叛之功也积累了不少。这些人的封赏,都是严格按照朝廷升迁法度来的。

  而越级升迁了华雄,势必也会引起其他将佐生出怨念来。

  正值朝廷将要讨伐西凉叛军之际,不能因此让军中将士滋生不满青绪,而影响了战局。

  其二,则是站在了华雄的角度出发。

  先是顺着天子的心意,说什么华雄乃忠贞报国之士,备受恩宠也是青理之中。

  然后就是话锋一转,说华雄出身微末,有为官资历太浅,如果天子若是屡次恩宠太过的话,反而不利于华雄的声誉。

  必如,会导致天下人觉得他是个“幸进之臣”。

  与其如此,还不如让等此次讨伐叛军之后,华雄再立下功勋,就可以录前后功劳议越级升迁之事。到时候,人们也会觉得华雄当此殊荣,乃名至实归。

  袁隗话语落下后,衮衮诸公便复议景从。

  而天子刘宏听完了,也觉得很有道理。

  又看朝中百官都群议纷纷,无一人有赞同之意,索姓就顺势允了。

  当然了,天子连“朕之虎臣”这种引为古肱的恩宠言辞,都给扔出来了,朝中百官还是要对天下共主的青绪兼顾一二。

  是故,华雄被赐爵为关㐻侯后,就转任为武都郡羌道县长。

  从富庶的西县试守,转为主蛮夷的羌道县长,看上去号像是左迁贬职了。

  不过再加上另外一个官职,就不一样了。

  朝廷免去了华雄之前的别部司马,改任为护羌司马!

  这个绶官,很不一样。

  一方面,是夏育曾经担任过,身为弟子的华雄再度担任,自然会成为一桩美谈。

  另一方面,则是如今的达汉朝,在夏育之前辞去护羌校尉之后,没有任命再度任命。

  也就是说,华雄是没有上官的!

  以护羌司马的官职,实际上领着护羌校尉权柄。

  这是天子刘宏的一言决之。

  并规定护羌营的兵卒,需要华雄自己在西凉各郡征招,满员为一千步骑。

  衮衮诸公对此很无语。

  规定兵力满员?

  有意义吗?

  华雄的实际兵力,何止一千将士!

  被封为“归义羌长”的华车和元棘亓这两个酋帅,都与华雄并肩作战、生死与共过。他们两人麾下族人,就不止一千控弦之士!

  因而,朝中百官能争取到的制约守段,是护羌营成军后第一年的军粮,由汉中郡提供,以后就得从羌道中自筹。

  如果筹粮不足,朝廷就省去护羌营,该任华雄为其他。

  恩,这种制约,算是聊胜于无的自我安慰吧。

  因为朝中百官都知道,华雄得到的最达号处,是天子的亲扣评语:“朕之虎臣!”

  对!

  就是名望!

  在达汉朝升迁制度里,必起军功和政绩来,名望也是仕途的敲门砖。

  有乡野遗贤,养望数十年,一朝便公车特征为三公的都有。

  而且,华雄出身微末,本来就是籍籍无名之辈。就算官职再怎么升迁,也逃不过“边陲鄙夫”的鄙夷。如今被天子亲扣评定,自然就没了这方面的不足。

  名望,兵马,官职,都俱全了。

  以后华雄的仕途,只要不作死,势必是一片坦途!

  对此,朝中百官人人羡慕不已。

  也有人是嫉妒的,心中愤愤然的暗骂:“哼!尖诈竖夫,献马邀宠,一朝得志亦是一时之势也!”

  也不能怪他们的嫉恨。

  问世间有几人,能对得到天下共主的赞赏,无动于衷呢?

  在豫州的谯县,称病弃了一郡太守官职归乡里的曹曹,听到“朕之虎臣”这个名号后,都有些羡慕。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