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触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第480章 智云高管的全球吹捧之旅

第480章 智云高管的全球吹捧之旅

为主!

  智能手机一年十五亿台左右的出货量呢,这意味着每年需要十五亿枚手机SOC,同等数量的十五亿套内存芯片、闪存芯片!

  其中的手机SOC芯片,因为各大手机厂商的竞争,又极度追求先进工艺!

  智云微电子以及台积电这两家世界领先的逻辑芯片制造企业,他们不惜花费高昂的成本,甚至使用DUV浸润式光刻机研发打造等效七纳米工艺,就是为了分别给S系列芯片以及A系列芯片提供最顶级的制造工艺。

  手机SOC芯片,乃是当代半导体先进工艺的主要客户,其庞大的代工订单直接带动了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让晶圆厂获得持续的顶级工艺订单,促使晶圆厂不断的朝着更高的工艺发起冲击!

  从早年的六十五纳米工艺开始,一路往下探索,到二十八纳米工艺,再到十四纳米工艺,乃至现在的等效七纳米工艺。

  都是手机SOC芯片在不断的推动着技术进步。

  没有手机SOC芯片市场,根本不可能推动芯片制造工艺技术进步的如此快速!

  同时内存芯片以及闪存芯片也同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这年头,最大的内存以及闪存芯片消费市场,可不是什么电脑,也不是什么服务器,而是智能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终端设备!

  因为个人电脑,全球一年出货量才两亿台左右。

  而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是十五亿台!

  并且智能手机受到体积以及功耗的影响,更需要先进技术的储存类芯片!

  智云集团旗下的技术最先进的储存芯片,不管是内存还是闪存,其实最先在S系列手机上使用,然后用于企业级服务,最后才向PC端供应。

  而智能手机里的SOC芯片,闪存以及储存芯片的成本,大概占据了智能手机硬件成本百分之五六十,具体要看机型。

  芯片对于智能手机而言,就是智能电动车里的动力电池……是最核心,也是成本最高的零配件。

  智云集团为什么耗费巨资投入半导体制造领域啊,为了自主可控的生产各类芯片,控制成本,避免卡脖子,并且利用自研芯片获得更好的产品性能。

  同样的,智能手机为核心的各类智能终端的行业兴衰,也直接影响到了半导体行业的兴衰……而半导体行业后头,又跟着一堆的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等行业。

  所以,智云集团要发布新款的S系列手机,半导体行业也是非常关注的。

  就连台积电那边也很关注……虽然智云集团的芯片不用找他们代工,但是只要智云集团旗下的新款S系列手机卖得好,等效七纳米工艺获得良好的市场效果。

  那么后续的水果那边的A系列芯片,高通的新一代芯片的代工也不会少啊!

  台积电现在对等效七纳米工艺是高度重视的……为了搞这个等效七纳米工艺,为了跟上智云微电子的步伐,他们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的。

  研发成本庞大无比,专门采购的最顶级的NXT1980光刻机以及其他各类顶级半导体设备,投资巨大的新晶圆厂!

  为了搞这个等效七纳米工艺,他们的支出丝毫不会比智云微电子少。

  而智云微电子为了搞等效七纳米工艺,前后至少花出去了两百亿美元,包括研发,新工厂的建设,后续的技术持续改进,提升良率等等。

  其实不管是智云微电子,还是台积电,他们都对等效七纳米工艺给予厚望!

  不同的是,台积电那边只能寄望于水果的A系列芯片以及高通的骁龙芯片为代表的手机SOC芯片。

  而智云微电子的等效七纳米工艺,除了寄望于自家的S系列以及W系列这两款手机SOC芯片外,还可以用来生产各类CPU芯片,GPU芯片!

  尤其是服务器GPU芯片,也就是AI系列显卡以及APO显卡,这两款服务器GPU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此外还有终端算力芯片,比如EYQ系列,EYEQ系列,LC系列,ZY系列等,这些算力芯片全都是需要顶级工艺的!

  而这些GPU类产品,足以消耗大量的等效七纳米工艺的产能。

  相对来说,台积电那边就弱势很多了,他们没有庞大算力类芯片代工订单……也不是说没有,而是数量少,AMD的消费级GPU还是找他们代工的,但是数量少,上不了台面。

  但是AMD的CPU业务最近两年进步迅速,利用台积电的先进工艺,从英特尔手里抢走了不少的市场份额,这进而给台积电带来了一些订单。

  说起来,这两年英特尔在工艺上迟迟没能获得技术突破,一直都在十四纳米工艺里打转,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CPU市场份额。

  AMD那边的芯片,用台积电的十纳米工艺,甚至准备用七纳米工艺推出CPU产品了。

  智云集团旗下的WZ系列CPU芯片,也是持续更新换代,从十四纳米工艺到十二纳米工艺,再到十纳米工艺,现在也准备搞等效七纳米工艺的CPU。

  而这两家采用等效七纳米工艺的CPU芯片,其晶体管密度已经达到每平方毫米上百亿去了。

  反观英特尔的CPU产品,其主力产品依旧还是在使用十四纳米工艺,晶体管密度只有每平方毫米四千万左右,只能通过加大芯片面积等取巧的方式来提升性能,但是这会带来功耗的增加,芯片面积以及成本的双重增加。

  虽然今年英特尔也推出了他们自己的十纳米工艺,晶体管密度提升到了每平方毫米一亿……但是目前他们的工艺很不成熟,良率低,同时芯片构架做的也不行,所以虽然今年上半年推出了相应的产品,然而市面反馈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