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因很简单……智云集团的S系列手机,可是当代最著名的手机品牌,年出货超过两亿五千万台,并且销售均价逐年上涨,其营收已经达到了两千亿美元。
面对这样的超级工业单品,智云集团内部再重视都不为过。
所以智云集团专门为S系列手机的研发,搞了三个项目组,然后彼此进行竞争,生出的项目组,就会成为当年智云集团公开推出的新款S系列手机,失败项目要么转为技术储备,要么继续打磨改进,然后竞争明年的项目。
而这三个项目组,也只是设计方案整合项目组而已,他们本身其实不进行子系统或零部件的技术研发……也做不到。
围绕着这三个手机设计团队,智云集团建立了超过十万人的各种研发团队,从材料到各种零部件,新技术,新工艺等等。
这十万人组成的庞大研发团队,基本上都是专门为了S系列手机而服务的……当然,A系列手机项目组,C系列手机项目组以及SX系列,SXL系列项目组也能够跟在后面喝汤。
之所以要这么多的研发人员,涉足如此多的研发领域,那是因为S系列手机这种超级单品,从来都不是单独一个项目组,几千人的研发团队能够搞定的。
毕竟当下的S系列手机,里头的诸多技术都是全球范围内最顶级的,甚至是独创性的,它代表的就是当代地球上最顶级的电子消费乃至半导体技术……是一种诸多顶级工业领域的集大成者。
并且还在持续创新,推动技术进步的过程里。
这种东西,就不是什么小公司,小企业可以搞的。
放眼全球范围,也就只有智云集团能够依靠一己之力把这种顶级工业产品搞出来了……
毕竟智云集团有最顶级的半导体制造业,有最顶级的半导体设计业,还有最顶级的智能终端供应链,如屏幕,电池……甚至就连玻璃盖板技术也是全球最顶级的。
它拥有智能手机的所有核心技术,而且基本都达到了顶级水准。
水果那边,他们只是拥有芯片设计能力以及手机设计能力,同时用于零部件的技术,但是他们依旧需要依靠的大量供应商来完成手机的设计研发以及后续的生产,比如通讯基带则是长期受限于高通,屏幕需要依靠四星,最近也在和华星科技进行谈判,试图获得华星科技的顶级OLED屏幕……
而四星那边也类似,只能独自搞定一部分核心零配件,但是SOC领域包括通讯基带就无能为力的,他们是找高通和智云同时合作进行采购,此外指纹识别领域也是依赖前顶科技。
在当下的智能终端行业里,其实只有智云集团一家真正实现了全产业链,所有的核心零部件都能自主生产,哪怕无法自主生产的零配件也是属于重要性不大,随时都能找到备选方案的类型。
只不过这样做的智云集团,也导致了固定资产投资过大,研发投资过大等一系列影响利润的负面情况,进而导致智云集团的市盈率长期都不高。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样做的智云集团也给了投资者们更大的安全感……所有核心领域都能自给自足,无法自给自足的部分又能有众多备选方案,同时这样做的智云集团,也把智能终端产品所带来的诸多利润都能掌控在自己手里,进而实现超高的利润率。
智云集团的智能终端产品,出了名的高毛利率,其中的S系列手机的毛利率,更是被外界的一些分析机构认为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并且价格越高的机型,毛利率也就越高。
这相当之夸张!
这就是全产业链带来的好处,所有利润都能自己抓在手里。
不像是很多没有核心技术的手机厂商一样,看似手机卖的挺多的,营收也高,但是毛利率很低,净利润更低!
威酷电子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一年的销量也有两亿多台,加上其他的智能终端以及软件等业务的营收也有几百亿美元,但是每年的净利润只有区区几十亿美元……还没智云集团的零头多。
这是因为威酷电子缺乏核心技术,所有零配件都是采购,他们只是一个非常单纯的手机设计厂商而已,因此整体毛利率比较低。
当今智能终端行业里,但凡能大把赚钱的基本都是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的,也就是智云、水果、四星这三家。
至于全球排名第四的威酷电子,则是因为缺乏核心技术,利润就非常低。
当然,这种低,也只是和智云、水果、四星进行对比……对比其他手机厂商,威酷电子又能把腰杆给挺直了。
不管如何,威酷电子都是全球第四大智能终端企业,手机业务的营收也好,甚至利润,都是排名全球第四,然后还有完善的各种智能终端生产链。
比不过上面的三家世界级一线厂商,但是却是依旧能压住一大群二线手机厂商。
威酷电子之下,则是一群国内外的二线厂商。
全球排名第五的手机厂商,乃是华威,其手机出货量已经超过一亿台,销量不算低了。
依靠自主设计,智云微电子代工的麒零芯片也算是在中高端领域闯出了一些名头,占据了一部分三千元左右的市场份额,但是市场份额不大。
然后是OV,该厂的手机销量也过亿了,他们的路子其实和威酷电子比较类似……甚至零部件都高度统一,他们也采用智云集团旗下各种零部件造手机,从SOC到屏幕,储存芯片等其实都是一样的。
而且他们在营销上更加灵活,喜欢请明星代言,玩线下市场,最近几年也是混的风生水起。
此外他们独家的高功率快充技术还是挺不错的……他们家的手机在充电上,比一大票高端手机强多了。
当然,智云其实也有高功率快充技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