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触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241.第241章 美国制裁来了(万字大章)

241.第241章 美国制裁来了(万字大章)

  第241章 美国制裁来了(万字大章)

  今天的内容不太好分章,所以就万字合章一起更新了

  ————

  婚礼现场,庞大的露天会场里两千多名宾客或坐或站,看着前方的舞台上的一对新人。

  至于这些普通客人心中想着什么就没人知道了!

  倒是坐在前排的关系比较亲近的客人们都是一脸的笑容。

  徐母更是一身传统盛装坐在最前排!

  在她的身前身后是一群权贵的富家太太们,昔日和她经常玩的几个老姐妹,这个时候正在低声说着恭维话,不外乎就是台上的两个新人多么匹配之类的话。

  而另外一侧,则是林家父母,此时同样是满脸的笑容的看着台上的新人。

  林母不用再说,她一直都是对徐申学非常满意的,当时她鼓动自家女儿去和徐申学去相亲的时候,徐申学可谈不上什么发达。

  当时的徐申学刚接管家业没多久,智云科技也才刚刚成立,连智能手机还没有研发出来呢。

  那个时候的徐申学,在林家父母看来是一个能力很不错,能够撑起来家业,生活上也不混乱,长相也颇为突出的二代……当然了,即便是这样的富二代在富豪这小圈子里也算是非常突出优秀的年轻人了。

  翻遍周边的富豪小圈子也很难找出来第二个徐申学这样的了。

  当时可是有相当多的富豪家庭都看上了徐申学,打着主意把女儿嫁给他呢!

  当初的徐申学,在富豪圈子里那也是属于优质相亲对象来着,一群富太太小姐们到处打听,拐弯抹角想要相亲。

  但是林母却是下手最快的那一个!

  哪怕是到了今天,林母想起来自己当初下手的快准狠,那也是颇为自得……她这辈子也没干过什么太成功的事,第一件事就是嫁个了的超级潜力股老公,大学期间就看中了林父确定了恋爱关系,然后大学一毕业直接结婚把林父深度套牢。

  果然,林父一毕业后,从工作再到创业,事业顺畅的不得了,不用几年就身价过亿,然后一路狂奔到了几十亿的规模,直接带着她这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女人摇身一变也成为了富家太太。

  第二件事,就是给自家女儿找了个好老公!

  刚相亲那会,徐家的资产撑死了也就几个亿,差林家一大截呢,但是林母就认准了这个女婿,大力支持自家女儿扑上去……

  当然,一开始本来按照林母的想法,这一对小年轻婚后,自己这边再帮衬几个亿过去,这小夫妻以后的日子也就差不多能过了,这努力奋斗个十几二十年,运气好的话夫妻俩的资产说不准也能增值到三五十个亿的规模。

  但是后来的事情发展远远超过林母的预估,这刚相亲没多久,徐申学的智云科技就持续获得成功,然后手机发布,公司融资估值百亿,后续徐申学的资产上涨速度,比坐火箭还快,从几十亿身价到几百亿身价,然后是几千亿……至于现在,已经没有人知道徐申学的身家到底有多少了。

  但是很多人认为,哪怕是再保守的估计,那也得超过两千亿美金。

  金钱到了徐申学这里,真正变成了数字!

  不是开玩笑,或者自嘲,谦虚的那种……而是真的变成了一个数字游戏。

  并且赚钱太轻松了,别的不说,就说前头发布电动车的海蓝汽车。

  这家汽车公司乃是隶属于柳河投资全资所有,为了搞电动车徐申学也先后投下去了大概几十亿,折算不过七八亿美金而已。

  但是在发布海蓝SEC后,外界给海蓝汽车的估值就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美金……哪怕海蓝汽车的车辆都还没有正式大规模量产呢,但是资本就是这么的看好。

  因为,海蓝汽车以自动辅助驾驶为核心的电动车辆,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未来的汽车发展方向,人家看好的并不是海蓝汽车的现在,而是未来。

  只不过海蓝汽车,目前并没有接受融资或上市的计划而已!

  之前搞什么融资,上市,一方面是因为早期实力不够,想要融资获得资金来更快发展,但是现在……谁敢说比他徐申学更有钱?

  柳河投资的战略投资部门,满世界找各种潜力企业进行投资呢。

  更不要说还有智云科技的战略投资部门,也是满世界进行各种收购,战略投资。

  还有仙女山控股也在积极布局半导体产业链。

  过去两年里,徐申学所能主导的各种战略投资已经达到了数百亿美金的程度,投资布局遍布全球。

  同时后头还有一大堆银行追着徐申学,求着他贷款呢。

  海蓝汽车其实本来都不用贷款的,徐申学直接加大注资搞量产就是了,但是人家银行太热情了,各种劝说,最终徐申学才放弃了注资,搞成了贷款。

  所以海蓝汽车根本不差钱。

  一个海蓝汽车,现在就给徐申学增值了数十亿美金的身家,并且未来可能还越来越多。

  一家电动车企业要是做的好,未来也是能够达到几千亿美金规模的。

  徐申学的诸多产业里,除了公众比较熟悉的几家外,还有很多公众不太熟悉的一大堆企业。

  比如仙女山控股,这个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在新闻报道里的企业,实际上全资持有或控股了两百多家企业,清一色都是半导体产业链,电子消费产业链里的高科技企业。

 &e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