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围困

是这样一句谜题:寒鸦多少又翻飞。

  一旁的有金看得五官发紧,问沈朝颜,“这是什么意思?”

  “疫。”

  沈朝颜喃喃,又兀自解释,“多少就是几,飞字翻过来加一点,就是那个病字旁。所以……这是个疫字,瘟疫的疫。”

  “啊?”有金张了张嘴,不解道:“陈尚书那个仇字都好理解,这个疫字……难道是说,丰州刺史死于瘟疫呀?”

  沈朝颜没答她,只是若有所思地继续道:“若是没有记错的话,丰州确实发生过一次瘟疫。不过不是最近,而是六年前,皇上登基后不久。”

  “所以这个疫字是……”有金嗫嚅。

  沈朝颜道:“凶手应该是想告诉我们,刺史的死,或许与六年前的那场瘟疫有关。”

  “呀!”有金双眼发亮,拍手道:“那我们赶快回去告诉谢唔唔……”

  话没说完,有金被沈朝颜捂着嘴拖回了马车。

  “嘘——”

  她压低声音,生怕隔墙有耳被人听去了似的。

  谢景熙这个人这么讨厌,刚才跟她耍了威风,她哪有舔着脸又去送线索的道理?再说这个线索是她凭自己的本事拿到的,跟他谢景熙没有半点关系,倒不如趁着现在,先去案牍局寻一寻相关记载。

  思及此,沈朝颜将有金的脑袋转过来,对她道:“不告诉谢景熙,咱们自己查。”

  *

  大理寺,讼棘堂。

  亥时的更锣已经敲过多时,谢景熙正整理着桌案上的卷宗,裴真行了进来。

  “大人,果然有情况。”他说的一脸得意,一副谢景熙料事如神的样子。

  “什么?”执卷的手一顿,谢景熙不明裴真所指。

  “大人之前不是让卑职派人盯着沈府么?”裴真道:“方才眼线来报,说看见一个穿着黑衣短打的人,从沈府偏门出去,往南衙这边来了。”

  沈府?南衙?

  两个关键信息,让谢景熙一听便蹙起了眉。

  沈朝颜这人怎么回事?

  下午才跟他信誓旦旦约法三章,当晚就可以翻脸不认。

  胸口仿佛堵了块生铁,谢景熙觉得额角两侧的太阳穴,立时就跟着突突地跳了起来。

  “大人?”裴真不懂谢景熙怎么忽然就变了脸色,凑过去又唤了声,“谢寺卿?”

  “啪!”

  面前的案卷被重重地拍在桌案上,裴真吓了一跳,抬头只见莹莹烛火之下,谢景熙绷紧又松开的侧颊。

  “你让那两个眼线把人盯紧了,有新的情况立即回报。”

  “是!”裴真领命要走,被谢景熙冷着声音又叫了回去。

  “另外,让大理寺的巡捕随时待命。”谢景熙吩咐着,神情冷淡地又埋回了案卷。

  “一旦确定位置,你可先通知他们过去。”

  *

  亥时三刻,门下省案牍局。

  深夜寂寂,街道房舍都像是浸透了浓墨,沉入酣眠。月色之中,一抹黑影从墙头跃下,几跳几落,很快便从案牍局的西南角翻进了后院的馆舍。

  沈朝颜从腰间摸出匕首,在窗隙间反复地划拉了几下。随着一声轻微的响动,那扇海棠纹茜纱窗就被她挑开了。她四周打望了一圈,从外面撑臂跃入。

  馆舍里漆黑一片,除了几个书架的轮廓,几乎难以辨物。空气里弥漫着陈旧纸张所散发出来的潮气,隐约呛着些灰尘,微微刺鼻。

  “嚓——”

  一束火光在手中点亮。

  沈朝颜举着手里的短烛,在馆舍里仔仔细细地找起来。

  这里是朝廷用于收存各地呈状和州县志的地方。所以要想知道六年前那场瘟疫的细节,从丰州官府呈报上来的公文开始查,是最直接的方法。

  思忖间,沈朝颜已经行至一排檀木架前。

  微弱的火光下,一卷卷州府呈文出现在眼前。沈朝颜并不知道这些公文都是如何排序,只能从头开始翻看。

  亥时正刻的更锣响起,邈远地从沁凉的夜里漫过。

  指尖微滞,沈朝颜的目光在面前一卷略微泛黄的卷文上停下了。她将手里的烛火凑近了些,终于看清了卷文上那行工整的小字。

  就是它了!

  沈朝颜心情激越,将案卷从架阁上取下,认认真真地别在了后腰。

  而也是在这时,寂静的夜里乍然想起铜锁撞门的响动。

  沈朝颜怔忡,可不等她先听明白,下一刻,便是嘈杂纷乱的脚步。

  茜纱窗上几点明灭的火光次第延展,从外面涌入,像一瞬倾泻的山洪。看这样的来势,根本不可能是夜里的巡逻偶然路过。

  “大人。”

  屋外传来熟悉的声音。

  沈朝颜怔了怔,听他继续道:“据来人报,那夜闯大牢的贼人,就是逃到了这里。”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