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沉默了片刻后。
朱雄英抬起头,眼神坚定的说道:“阿翁是得到了万民的认可,从微末成为九五之尊。”
“可是!倘若我朱家后世子孙骄奢淫逸,暴政待民,他日必有新皇应运而生,取我朱家天下代之。”
“我朱家想要安定天下,大明永远昌荣,唯有轻徭薄赋,律法治之,惩治贪官,恩泽万民。”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根本。”
朱雄英稚嫩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一字一句都掷地有声。
听着朱雄英的话,朱元璋原本带着笑意的脸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他放下手中的奏折,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孙子,眼中满是赞赏与欣慰。
而在殿外!
朱标原本正准备大步踏入殿内,可听到儿子的这番话后,他猛地停下了脚步,眼中也透着思索,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可以想象到,当初朱雄英之所以能受到朱元璋父子的无限恩宠,让他的地位无比尊荣,依靠的绝非仅仅是他高贵的出身,更有他本身超乎常人的聪慧。
历史上,如若朱标长寿,朱雄英健在,可想而知,大明或许也不会有内乱导致国力消耗,必会走上更强盛的局面。
思绪回到当下。
“这小家伙看起来是真的像雄英啊。”
“一样的聪慧,一样的机敏。”
朱元璋在心底暗暗感叹道:“而且如此小竟也如此聪慧,当真是少见。”
此刻。
他看着朱熈,眼神中满是喜爱与赞赏,仿佛看到了昔日朱雄英的影子。
“小家伙,你识字吗?”
朱元璋笑着问道,不过这话更多的是带着调侃的意味,看着朱熈,他也是想着充满了探究的意思。
“认识一些字。”朱熈点了点头,小脑袋晃来晃去,显得十分可爱。
不过说完,他又歪着头,补充道:“娘说了,要给我找一些先生来教导我认字。”
朱熈脸上露出一丝期待的神情,似乎对识字很感兴趣。
“真的认字?”
朱元璋惊讶的问道。他的眼睛微微睁大,脸上写满了诧异。
自己长孙小时候就十分聪慧,被誉为神童,可也是到了两岁才开始认字。
而眼前这小家伙才一岁多,竟然就已经识字了,现在还要找先生教导,这怎能不让他感到惊讶。
“咱可不信你这小家伙的话。”
朱元璋笑着摇了摇头,眼中却满是宠溺:“过来,看看你认不认识这上面的字。”
说着。
朱元璋对着朱熈勾了勾手,脸上带着鼓励的笑容。
一旁的沈玉儿满脸担忧,她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双眼紧紧的盯着朱熈,心中充满了不安。
但朱熈就像个无畏的小勇士,根本就不怕,迈着还不太稳的步伐,快步向着朱元璋跑去。
他的身体摇摇晃晃,像一只刚学会走路的小鸭子,模样滑稽极了,让朱元璋父子看了,眼中都涌起了笑意。
当跑到朱元璋面前时,朱熈发现自己的身高还够不到桌子。
他抬起头,看着朱元璋,眼中没有丝毫的畏惧,仿佛眼前的人不是令人敬畏的皇帝,而是一个亲切的长辈。
只见他竟然直接对着朱元璋的大腿一爬,双手紧紧的抓住朱元璋的龙袍,小脚丫用力地蹬着,三步并两步,就像一只灵活的小猴子,直接就坐在了朱元璋的大腿上。
看到这一幕,沈玉儿整个人都惊呆了,她的眼睛瞪得滚圆,双手捂住嘴巴,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完全被吓到了。
“熈儿。”沈玉儿急得压低声音喊道,声音中充满了紧张与担忧。
喊了一声,她下意识的向前迈了一步,却又不敢再靠近,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但此刻。
对于朱元璋而言,看着怀中的小家伙,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暖。
那是一种触及内心深处的感受,仿佛尘封已久的情感大门被一下子打开。
很久了。
他已经很久都没有过这种感觉了。
此刻的朱熈,就好像自己朝思暮想的大孙子又回到了身边。
当初朱雄英还在时,有事没事就喜欢爬到他身上,缠着他要背,要抱,那些美好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看着怀中的朱熈,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平日里对待满朝文武威严如天,此刻,在失去孙儿多年后,第一次有了一种别样的温情,他的眼神变得无比柔和,脸上也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看,你认不认识这上面的字?”
朱元璋回过神来,轻轻拿起一封正在批阅的奏折,小心翼翼的拿到朱熈面前,脸上带着鼓励的微笑。
朱熈立刻瞪大了眼睛,像发现了宝藏一般,紧紧的盯着这封奏折,他的大眼睛迅速扫视着上面的字,突然眼前一亮。
“天,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