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好吃到没朋友

  第466章 好吃到没朋友

  经过一段时间的小火慢炖,狮子头已经充分吸收了鸡汤的鲜美和蟹粉的浓香。

  确认无误后,苏尘将炉灶火力调至大火,开始收汁工序。

  只见他拿起一小碗水淀粉,随后,分三次将芡汁缓缓淋入锅中,每一次淋入后,都用长勺轻轻推匀。

  在他熟练的操作下,锅中的汤汁逐渐变得浓稠适度,达到了挂勺不滴的完美状态。

  与此同时,将事先焯过水的青菜整齐地铺在预热过的白瓷盘底。

  将炖煮好的狮子头连同浓稠鲜美的汤汁一同盛入砂锅中,再滴入几滴熟猪油。

  那晶莹剔透的熟猪油在汤汁表面缓缓散开,为整道菜品增添了光泽度,让蟹粉狮子头看起来更加诱人。

  这道工序繁杂的蟹粉狮子头终于大功告成。

  领班再次走上前,小心翼翼地将它端向餐桌。

  杨林的目光紧紧锁定在眼前这两道刚刚上桌的菜上,眼神中透着审视。

  关东参被苏尘精心切成均匀的段状,整齐地摆放在盘中,展现出一种对称的美感。

  炸好的葱段环绕在关东参周围,金黄的葱段与色泽红亮的关东参相互映衬,视觉上形成对比。

  浓稠的汤汁均匀地浇淋在关东参和葱段上,汤汁自然地流淌,在盘底形成薄薄的一层,晶莹如琥珀。

  对于普通食客而言,或许只是单纯地觉得这道菜漂亮,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但在杨林这位专业厨师的眼中,其中所蕴含的技法堪称浑然天成。

  他回忆起刚刚苏尘制作葱烧关东参最后的过程。

  收汁勾芡这一步骤,看似简单,实则需要精准地掌握好火候和水淀粉的用量。

  一开始,要以大火将汤汁烧开,让各种食材的味道充分融合,激发出最浓郁的香气。

  然后,迅速转至中火,少量多次地加入水淀粉勾芡,每一次加入都要恰到好处,使汤汁逐渐浓稠,最终达到能够均匀地包裹在海参和葱上的理想状态。

  这不仅要求对火候的变化了如指掌,更需要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经验,准确判断汤汁的浓稠度。

  最后再淋上葱油,以中火烧透收汁,让葱油的香气与汤汁完美融合,使菜品的色泽更加红褐光亮,芡汁浓郁醇厚。

  整个过程需要多次灵活调整火候,以及根据汤品实时的状态,精准调整水淀粉的用量。

  杨林注意到,苏尘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思考,反而给人一种很随意的感觉。

  那种熟稔于胸、信手拈来的自信和态度,绝非刻意伪装,而是真正的大师风范。

  将视线稍稍转移,旁边砂锅里的蟹粉狮子头同样吸引着杨林的目光。

  这一个个蟹粉狮子头圆润饱满,大小均匀得如同出自模具,给人一种大气、实在的感觉。

  煎制后的狮子头表面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

  经过炖煮之后,狮子头充分吸收了蟹粉和鸡汤的鲜美汤汁,色泽变得愈发红亮,表面还点缀着少许嫩绿的葱花。

  狮子头置于砂锅中央,周围环绕着清澈的汤汁,显得精致又富有仪式感。

  此时,蟹粉与肉汁混合的香气随着热气袅袅升腾。

  这股香气浓郁而醇厚,既有蟹粉的鲜香,又有肉汁的醇厚,引得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一口。

  由于关东参和蟹粉狮子头这类菜品,都属于那种不太好夹取的菜肴。

  领班主动提议道:“各位,我来帮各位分餐吧。”

  得到点头示意后,领班手持分餐勺,将关东参均匀地分到四个精致的骨瓷餐盘中。

  很快,每个人面前的餐盘里,便多了些许的海参和葱段。

  方芳早就被这美食的香气勾得按捺不住,没等领班完全分完餐,就一把抓起勺子。

  脸上写满了迫不及待,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餐盘里的食物。

  关东参浸泡在泛着油光的深棕色酱汁里,让人看了就食欲大开。

  方芳用勺背轻轻按压参皮,能清晰地感受到胶质层传来的弹性。

  被戳开的截面看着软嫩有光泽,同时渗出了清亮的汁水,伴随着热气,裹挟着一股复合香气袅袅升腾而起。

  这股香气中,有炸葱的焦香,还有高汤的醇厚……

  方芳再也忍不住了,迫不及待地将海参送进嘴里,轻轻咬上一口。

  牙齿最先感受到的是外层胶质的韧性,恰到好处的劲道,需要稍微用力才能咬穿。

  当咬穿胶质层后,参肉内部比她想象中还要柔软。

  就在咬合的瞬间,汤汁迸发出来瞬间充满了整个口腔。

  最先在舌尖上散开的是葱油的香气,这葱油经过长时间的煨煮,早已去除了生葱的辛辣,只留下了醇厚的甜香。

  接着,复合高汤的咸鲜味道接踵而至,参肉软乎乎的,在齿间轻易就能嚼开,每嚼一下,都能感受到参肉的质感。

  而且越嚼越能尝到参本身的清甜,在浓郁的味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