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叶道,“姑娘这位好友的才华,真是令在下由衷敬佩,不过,我已占了陈姑娘五成的便宜,字我是万万不敢收的。
这三幅字我替陈姑娘拿去书斋,等卖了钱,我亲自送到陈姑娘家中。”
陈汐微微摇头,“那倒不必,我家在杏河村,路途遥远,下次我直接来找你就好了。”
“其实林公子不必同我客气,我也不是白送你,还想和林公子换一些米。”
林叶笑道,“要如此说,我也还欠着陈姑娘的诊金,不过是些米罢了,陈姑娘想要我送你便是。”
说实话,陈汐心里也很清楚,诊金没几个钱,林夫人的病还未好,若非陈汐写这三幅字震住他,未必能让林叶这般热情。
陈汐笑道,“使不得使不得,咱们谁也别客气了,字你收着,米我拿走,成不成?”
“自然没问题,陈姑娘要多少?一斗可够?”
陈汐险些被自己口水呛到,要是没记错,一斗有十五斤,她原本只想要两三斤就够了,林叶上来就给十五斤。
林叶以为她嫌少了,忙道,“在下是听陈姑娘说方才路途遥远,你又孤身一人,太多了不方便带走。”
“不不,够了。”
“那陈姑娘稍等,在下这便去将米拿来。”
“那就有劳了。”
陈汐在书房里等着,目光扫过书架,林叶都穷成这样了,都舍不得卖书,可见真是个爱学习的人。
她来到书架,随便拿了本翻开,和她猜的不错,都是繁体字,能看懂。
没多会儿,林叶拎着一袋米进来,“陈姑娘,我装了两斗,不知你能否扛得动。”
“这也太多了。”
两斗算下来,两百文了,许多百姓的工钱一天才几文。
“与陈姑娘赠的那幅字比起来,这算不得什么,况且这些米,如今也卖不出去,放着也要发霉,陈姑娘就别再客气了。”
“既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另外…我还有个不情之请,我想借一本史志看看,不知可方便?”
“史志?小事一桩,陈姑娘稍等。”
看来他是真被自己写的三首诗折服了,要知道读书人可是很高傲的,书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岂会如此轻易借人?
来镇上一趟,不仅收获两斗米,还借了一本书,可谓是满载而归。
陈汐也实在不忍,便提议道,“林公子,那些米想卖出去其实很简单,你只需找人挑出去帮你卖,只要不说是你们林记的米,自然会有人买。”
林叶愣了愣,听了她的话,才如梦初醒般,他一拍脑门,“我怎么没想到!多谢陈姑娘!”
陈汐扯了扯嘴角,读书读傻了。
“不客气,你找人的时候得找靠谱点的,当然也别让人发现了。”
“在下明白。”
陈汐也不再多说什么,将书揣进怀里,拎着米便离开了林记。
三十斤对她来说,还是有些重了。
本想拿出来卖掉一些,可打开一看,竟然是精米,这下她舍不得了。
没想到林叶送的竟然是精米!
这和市面上的糙米完全不是一个价,糙米十文钱一升,而精米却要三十文,相差了三倍的价格。
林叶果然真大方,看来以后得好好结交一番。
这次回去不用再走路了,只需二两精米就能坐牛车回家。
她赶到镇口,牛车还未坐满,她两三步上了车,付了车资,等待牛车装满。
牛车上三名女子,一名男子,都是杏河村人。
见到她脚边的米袋,三名女子对视一眼,嫌弃的撇嘴,眼中皆是轻蔑之色。
陈汐注意到她们的眼神,也明白她们在想什么,她懒得理会,闭上眼等待牛车出发。
半个时辰后,牛车坐满了。
“哟,这不是铁柱媳妇嘛?带了不少东西回去啊,莫非是在镇上又结识了哪位兄弟?”
陈汐睁开眼,看了眼说话那人,是一名长得贼眉鼠脸的男子,陈汐认出了他,是赵铁柱的狐朋狗友,何胜。
赵铁柱染上赌博,就是此人带头,给赵铁柱出主意卖妹妹,也是他出的主意。
这人在村里名声也臭得很,只是他在外面结识了不少地痞流氓,大伙儿都不敢惹他。
他一上车,众人皆纷纷闭了嘴,尽可能的远离他。
陈汐笑道,“原来是何胜兄弟,还真让你猜对了,我刚从王记米铺回来,这不,王公子还送了我这么多米呢。”
她将袋子打开,白花花的精米展现在众人眼前,看得车上的人眼睛发亮。
可一听是王记,那可是县令老爷的亲戚,对陈汐是又嫌弃又嫉妒。
那种大户人家能竟然能看上这种货色?
何胜整日在镇上鬼混,自然听过王公子的名号,就算想强要,也没那个胆子。
他只能厚着脸皮讨要,“嫂子,我还没尝过精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