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
科考就是归礼部负责,若是如此改良科举制,从此以后礼部的地位可是水涨船高。
现在,礼部的存在感很低。
作为在礼部当值的官员,谁暂时敢不附议,回去就能被礼部同僚的口水淹死。
李二一拍龙椅,不容置喙的道:“好!既然诸位爱卿皆同意,以后科举制就这么着吧。”
“中书省拟旨,昭告天下。”
“另,详细改良之策,由礼部牵头,左右仆射,三省负责人共同商议。”
太监适时的高呼:“退朝!”
就这么一锤定音了。
刹那间,许多大臣心里堵得慌。
他们是看出来了,今天的这一切,就是早就有预谋的。
陛下早就准备好了,才出手的。
这时,谁还敢跳出来反对?
除非他想死。
李二可不是性子有些软弱的太上皇,杀伐果断。
君不见,玄武门之变?
于是,科举制改良就这么一锤定音。
仅仅几日,在李二的推波助澜下,天下读书人皆知。
李二陛下的声望,从未如此之高。
相较之下,士族门阀的头顶,却飘了一朵乌云。
李二这是一记大招啊。
不过,想要彻底把五姓七望打压下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
噗——
范阳卢氏总商会。
卢罡吐血了。
腻嘛!
国债吃了巨亏,也就罢了。
谁想,青盐如此悄无声息的被长安百姓,甚至大唐百姓所接受。
如今,青盐的价格还是没提上去,又回到了最初的二十文。
砸饭碗啊!
还是范阳卢氏的饭碗。
这都一个月了,范阳卢氏的盐铺,基本上无人问津。
若是早一点,卢罡一巴掌就能把刚起来的李记盐铺拍死。
现在,来不及了。
卢罡也明白了,什么国债兑换青盐,这几年的猫腻太大了。
首先,就是背后一只看不见的推手,让国债为百姓所接受了。
至于那些士族门阀,还有贪心太大的百姓,全部亏的吐血。
最重要的是,李记盐铺的青盐,成功打入市场。
李记盐铺声名显赫!
哪怕,李易欢背负了天下第一大傻子的名号。
实际上,他赚了啊。
最为可怕的是,长安百姓中正在传言,青盐的成本很低。
而高价青盐,纯粹就是因为掌握青盐之法的士族门阀没良心。
嘶——
这是杀人诛心啊。
最最最可怕的是,卢罡意识到一个足以让范阳卢氏的青盐产业彻底玩完的问题。
李记盐铺的青盐如此便宜的售卖了一个月,期间售卖的青盐如此之多。
换做范阳卢氏,也承担不起这种损失。
而李记盐铺的青盐还在售卖。
说明,李易欢掌握了成本极低的青盐提纯之法。
卢罡躺在地上,面若死灰。
几个仆人吓的大汗淋漓。
卢罡气若游丝的道:“快!告诉族长,李易欢的真正目的,是要毁了我范阳卢氏的青盐产业。”
“噗——”
刚说完这话,又吐血了。
……
万年县伯府邸。
李二嘿嘿的干笑。
李易欢气呼呼的道:“老爹,我听说朝廷改良科举制了,还实行了殿试。殿试我可没对老唐说,是不是你跑去对他说的?”
李二摸摸鼻子,支支吾吾的道:“那个……老唐这人的报国之心很强烈,他肯定要进献朝廷。”
“你说的改良之策,殿试才是点睛之笔。少了这个,不太好。”
李易欢:“呵呵……”
此时此刻。
府邸之外。
消失许久的程处默,终于回来了。
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