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虚实相接

;海默蓝却笑着摇了摇头,给出了一个李青松完全没想到的答案。

  “元首,能让我做事,给我平台做事,且做的是有意义的事,对于我来说就已经是最大的奖赏。”

  李青松心中感叹一声,肃然站起,庄重的和海默蓝握了握手。

  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青松知道,只要智慧生命科学家们能继续维持着这种状态,那,用不了太久,突破一定会出现。

  李青松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原因很简单,普通强核文明尚且能突破为引力文明,此刻自己麾下不仅汇聚了二十个种族的智慧,自身还具备如此庞大的工业实力,结果自己却找不到正确的方向,突破不了?

  不可能的,这不合理。

  在绝对的信心之下,李青松再度投入到了似乎永无尽头的理论分析与计算之中。

  果然,就像是李青松所预料的那样,数年时间之后,从一个极为边角的地方出现的一个突破逐渐浮现在了李青松面前。

  那是伴随着数学的进步,出现的一个关于规范玻色子运动方程解析解的突破。

  这个全新的解析解原本还未引起李青松的注意。它就像是一株野外的野草一般,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静静生长,然后,越长越大,越长越大,当研究者偶然回顾的时候,才发现它竟然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研究团队的成果公布之后,先是引起了一些临近领域科学家的关注。

  他们将这一份研究成果引入到自己的领域,意外发现竟然解决了以往困扰己方许多年的不可重整化问题。成果发表之后,不仅引起了整个科学界的关注,李青松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了过来。

  将这一份成果再引入其余领域,李青松意外看到,它几乎在每一个基础物理学领域之中都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李青松迅速意识到,这就是自己所期待的那个突破!

  它就像是一把钥匙一般,轻而易举的便将以往牢不可破的物理学之锁打开,且融合了多个看似相互矛盾的理论,让人们意识到,那些看似不可交融的理论,原来在更底层竟然都是相通的,仅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有了这一突破,李青松所期待的不仅自洽,而且与现实现象相契合的理论体系终于建立成功。

  这一套全新建立的理论也完善解释了为什么之前的两项重大探测工程会失败。

  “原来引力子具备与虚粒子类似的特性啊……怪不得无法直接探测到。”

  虚粒子是一种十分奇特的粒子,与实粒子对应。

  在李青松现有的基础物理学理论之中,所谓虚粒子究竟存不存在都还暂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说虚粒子存在,它却绝对不可能被观测到。因为任何能被观测到的粒子都是实粒子。

  也即,假设一个虚粒子被观测到了,那么它就不再是虚粒子了。

  说它不存在,而仅仅只是一种用于计算的数学工具,它却能导致可观测到的各种效应。

  它是基本作用力的传递粒子,譬如,电磁力就是通过虚光子传递的,而电磁波则是通过实光子传递。

  放在引力上,正常情况则应该是两颗星球之间的引力通过虚引力子传递,引力波则由实引力子传递。

  但与其余基本作用力不同,李青松通过现有探测数据与全新理论进行推算,发现引力子并不存在虚实之分。

  引力子只有一种,但却会有不同的外在呈现。

  它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虚”的,唯有在少数极端特殊的情况下,才会由虚向实,呈现出实粒子的特性。

  理论推进到此刻,想要观测到引力子,研究方向似乎便很明确了,无非是营造出那种可以让引力子“由虚转实”的环境而已。

  但却又因为未能完成引力量子化的缘故,李青松又无法知晓那种环境究竟是什么。

  这似乎又营造出了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想要探测到引力子,就必须先营造出那种环境。而想要营造出那种环境,又必须先探测到引力子,完成引力子的量子化。

  “不,这绝不可能是一条死胡同,必定还有路可以走。否则,其余文明是如何突破强核,晋升引力的?”

  在百分之百确定未来仍旧有路可走的情况下,李青松与众多科学家们再度开始了智慧的碰撞。

  很快,就像是李青松所预料的那样,一条全新的思路出现在了面前。

  “既然现阶段暂时无法完成营造出那种环境,进而实地观测到实引力子的任务,那么就先观测虚引力子好了。”

  这里所谓的观测虚引力子,并不是说真正去“看”到它,而是如同其余虚粒子那样,观测它的间接影响,进而确定它的性质。

  在一番探讨之下,很快,一台全新的引力探测器便完成了理论验证和工程论证,进入到了实际建设阶段。

  它并不是之前挖空星球所建造的那种引力子望远镜,而是李青松早就已经掌握建造技术的引力波望远镜。

  引力波是时空的涟漪。当空间内有引力波通过的时候,存在于这一片空间之中的物质,无论它是飞船还是星球,全都会跟随着这时空的涟漪发生四极矩“震荡”,导致自身尺寸的变化,譬如球体变成椭球之类。

  将空间看做一片池塘,将引力波看做水波,将物体看做月亮在水中倒影的话,这种现象便很容易理解了:当有水波通过的时候,月亮的倒影也会随之波动,体积、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