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它的定位不是工业国,此时的苏俄也不希望华国成为工业国。
如果华国在工业技术上达到和东德一个水平,恐怕苏俄要夜不能寐了。
片刻后法尔特接着说道:“华国同行们绘制了离子深度分布曲线,并且展示了他们的理论和实验高度一致。
我认为我们应该推动合作。”
赫尔曼听完后点头道:“我会去推动此事的,不过你们别报太大期望。
毕竟华国同行们想要合作的技术里,离子注入相关设备还是过于敏感,你们知道的。”
在座各位面面相觑。
大家都是知识分子,看报纸属于是每日例行任务了。
自然知道,此时华国正在研发原子弹。
而离子注入相关技术又包括了大量离子相关设备,也许和核武器无关,但谁又能保证,华国不会将其运用到核武器研发中呢?
“教授,你是说核武器研发?”
“没错。”
法尔特辩解道:“离子注入所需的精密设备和核武器无关啊。
核武器研发的目标是实现核裂变或聚变反应,涉及极高的能量和大规模设施,而离子注入专注于微观尺度的半导体掺杂,能量需求和设备规模差异显著!
他们压根就不是一回事。”
作为东德半导体的负责人,法尔特非常迫切希望能够推动和华国的合作,因为他从中看到了东德半导体迅速发展的曙光。
赫尔曼伸出手往下压,示意法尔特冷静:“我知道,我当然知道。
但问题是,我们得说服米特区的官僚们,他们还得去说服克里姆林宫的官僚们,我们和华国的合作是半导体领域的,是纯技术的,和核武器无关。
可问题在于,哪怕是半导体技术,它也能用到导弹的控制系统上。
这些都是我们和华国开展合作的阻碍!”
东柏林的科技与科学部大楼
桌子一侧坐着赫尔曼,对面是弗里德里希·施密特,负责国际科学合作的高级官员,他的表情一如既往地冷静。
弗里德里希看着报告,低声说道:“不可思议。华国的半导体物理研究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他们的理论居然能够达到这个程度。”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敬佩。
赫尔曼双手交叉,沉声道:“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弗里德里希同志。”
弗里德里希谨慎道:“但我们必须小心。半导体技术不仅关乎科学。一个错误的决定,可能带来无法承受的后果。”
赫尔曼点头道:“您说得对。他们的技术令人叹服,但军事应用的潜力不容忽视。如果我们涉足太深,可能会暴露自己的弱点。不过,我认为这里有一个机会,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有限的领域合作,比如光学。”
“光学?”弗里德里希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说下去。”
赫尔曼倾身向前,语气变得坚定:“光学领域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高精度模拟技术,而不至于触及半导体核心和核武器有关的敏感部分。
我们可以提议合作研发光学仪器。这既能让我们学习他们的方法,又能将合作范围控制在安全边界内。
加上半导体需要用到光学的领域有很多,我们在光学领域有着独到的优势,华国人想必会对此满意的。”
弗里德里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罕见的笑意:“聪明。这是个可行的折中方案。光学有战略价值,但不会直接威胁到克里姆林宫的安全底线。”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
弗里德里希拿起一支钢笔,手指在纸上飞快地写下笔记:“我们需要起草一份提案,提交给上级。合作限定在光学领域,明确边界。可以强调双方的互利。”
他脑中已开始盘算政治层面的影响。这不仅能拉近与华国的关系,还能在不激怒盟友的前提下提升东德的技术水平,他暗自思忖。
“提案中要突出非军事用途,”弗里德里希喃喃自语道,声音小但却带着不容置疑,“避免任何误解。”
“当然。我们将其定位为纯粹的科学合作,为了两国科技的共同进步。”
这对华国来说也算是达到了目的的一半。
光刻技术起源于1950年代,最初用于制造晶体管和简单半导体器件。1957年,德州仪器就开始将光刻技术应用于硅晶圆,取代了手工掩模和化学蚀刻的低效方法。
但此时的华国没有商用光刻机,只能依赖简易的实验性曝光设备。
光刻胶、蚀刻液和掩模材料这些自己有产能,能造,无非是好用不好用的区别。
但曝光光源和光学镜头这两块,华国压根没办法获取。
因此东德把合作领域限制在光学,由大名鼎鼎的蔡司牵头的时候,黄昆和钱院长汇报道:
“东德果然还是上钩了。”
本章完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