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90
msp;能够上这两所学校的, 几乎都是家里不差钱,甚至都不怎么差权的。
赵淩不骑自行车。
赵淩坐马车。
“上来。”
赵茂看了看自己的自行车, 犹豫。
赵淩觉得赵茂这脑子怪不得考不赢老爹:“下大雪呢,骑自行车也不怕摔了。快上来, 送你回去。”
车夫已经走到赵茂跟前, 帮着赵茂把自行车挂到轿厢后头的挂钩上,用绳索固定好。
赵茂认真看了看刚好挂自行车的位置,转了两圈才终于坐进车厢里:“四哥……”他叫赵淩的时候,脑袋还在往外面瞥, 叫完人之后才转过头来, 看到赵辰也在车上,“大哥。”
赵辰没跟他计较:“先回家一趟,庄上杀了猪, 家里卤了肉,一会儿你带回去。”
“好。再给我点五花肉和小排骨。”赵茂眉开眼笑。
临近年底,赵淩天天跟回京述职的官员们打交道, 累得都不想说话,更不知道自己家里还有什么可以给弟弟带回去的。
赵茂肯定是不缺这点吃的用的,就是他家人少,像是卤味这种需要折腾各种各样香料又要炖上大半天的菜,他家就懒得弄。
尤其是猪下水,吃着好吃,可清洗着实麻烦。
见赵淩累成这样,他也就没再跟赵淩说话,有些奇怪:“大哥,你怎么瞧着不忙?”
赵辰差点当场喷一口血出来:“我不忙?”他忙得都开始掉头发了,“年底了,吏部养的狗都忙,更别说我了。”
赵淩这个目前吏部的头头都忙成这样了,底下的人只会更忙。
“看不出。”赵茂现在在大理寺。
年底了,其实事情也挺多的,只是和吏部显然不是同一个量级。
马车很快就到了桃溪巷,赵辰先下车,赵淩载着赵茂到了侯府。
不用特意吩咐,窦荣就让人往马车上堆东西,以塞满为原则,只给赵茂留了坐的地方。
赵茂赶紧阻止:“不用那么多,家里就那么几口人,根本吃不完。”
他现在住在国子监附近的小院里,除了自家几口人,另外就用了两房下人,简简单单的。
这么多菜肉得吃到什么时候?
肉还好说,菜吃不完容易坏。
窦荣说道:“吃不完的,给别人送点。这个箱子里是羽绒被羽绒服,回家记得打开晒一晒。”
箱子不大,不过羽绒的衣服被子本来就轻薄,压掉空气卷起来就没多大。
这可是好东西。
赵茂眼神亮晶晶的。
赵淩倒是想起来了:“我记得做了羽绒裤,放进去了没?”
“放进去了。孩子们穿了可能不好走路,不能穿就别穿了,还是穿棉裤。”没办法,羽绒就是得蓬松。
大人们手长脚长还好些,孩子们小短手小短腿的,穿上就像个球。
本来这些东西冬天前就该送的,只是羽绒的产量就那么点,还容易跑绒,每年都得计算着用。
窦荣另外拿了一个箱子过来:“这是给你岳父岳母的,回头你们小夫妻俩一起送过去。”
赵茂的妻子倪氏的家世不算顶好,娘家是类似管博澹一样的清流,一直在翰林院里修书,有名声,但是没什么钱。
小日子虽然过得去,却也得精打细算。
当初赵王氏是想给赵茂娶个家里有钱点的,但是赵茂觉得倪家挺好的,家里人口简单,相处也没什么心眼。
反正赵茂不差钱过日子,给老丈人家贴补一些就贴补一些。
其实也贴补不了多少。
老丈人家总共就一儿一女,又家风清正,顶多就是送点日常吃用,也没法送贵的,不然根本送不出去。
赵淩吩咐:“瞧着雪越下越大了。等会儿车子别回来了,你给车夫安排一下住处,明天一早直接坐车过来。”
马车又转回尚书府停下,赵辰已经跟下人们端着装卤肉和五花肉、小排骨的食盒、篮子等在了门口。
赵辰把东西往车上塞:“快别下车了。”自家人瞎讲究做什么,“回去路上小心些,初十那天让弟媳带着孩子们早点过来。”
“好。大哥,你快回去吧。”赵茂对赵辰摆摆手。
车夫说了一声:“坐稳了。”就扬起鞭子挥了一下。
马车慢慢往前行走在风雪中。
赵辰等见不到马车,才转回家里,见米氏站在连廊下面,赶紧快步过去,握住她的手就往屋里走:“这么冷,怎么待在外面?”
米氏脸上的表情有些怪,小声跟赵辰嘀咕:“茂儿妈妈听说茂儿过来了,还在等茂儿给她请安呢。”
赵辰:“……不用理她。”
本来书兰作为赵茂的亲娘,哪怕看在赵茂的面子上,起码也得给书兰抬一个妾,但……只能说都是有理由的。
虽说按规矩,确实是该赵茂去探望书兰,但这大雪天,赵茂又累死累活上了一天班,书兰一个当娘的也不知道心疼心疼自己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