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 赵淩帮着人解决了多少小辈们的工作?
从赵淩当官以来, 什么临时工、官员、吏员的,都创造出多少岗位来了?
最近一个神都大学招了多少人?
更别说那么多的作坊。
家中晚辈们只要不是真的烂泥扶不上墙,找赵淩安排一份体面的工作都不难。
当然,人情债难还。
赵辰过来没见到赵淩, 一点都不意外。
有文吏见到赵辰, 不等他发问,就笑道:“赵侍郎去工部了,赵员外有什么事情, 卑职可以代为转告。”
赵辰现在是员外郎,见文吏这么说,也没什么不能说的:“那他要是回来的话, 劳烦跟他说一声,一会儿下班了一起走。”
他今天工作上遇到点问题,正好趁着下班的这点事情,请教一下赵淩。
哥俩虽然都在吏部上班,家住得也近,但工作内容不同,尤其是赵淩不一定在位置上,大部分时间是分开走的。
尤其现在赵家也住在桃溪巷,上下班走路也没多远。
要是天气好的话,父子几个上下班都走路。
赵茂倒是会骑小毛驴,毕竟赵茂住得远……咦?
“淩儿!你玩的什么?给我玩!”
赵辰一下就注意到赵辰骑着个奇怪的东西进门,提起袍角,“唰”一下就跑到了大门口。
赵淩“嘎”一声冲着赵辰呲牙:“叫上官!”
“边去!叫大哥!”
“哎~”
赵淩占完口头便宜,骑着自行车就跑。
赵辰这种就早上做个早操的废柴身体,压根就追不上。
整个吏部工作的得有将近两百号人,加上来吏部办事的人也不少,听到喧哗声,纷纷出来围观,顿时被赵淩的新玩具给吸引住了。
“这是什么?”
“赵侍郎骑的什么?”
沈羡仗着跟赵淩沾亲带故,也上去围堵:“水灵,给我玩玩。”
嘿!
一看到好玩的,一个两个的连赵瑞瑞都不叫了,直接叫他小名。
赵淩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地扫了他们一眼,很有上官派头地挥挥手:“活都干完了?都忙自己的事情去。”
沈羡和赵辰不放人:“你干嘛去?”
赵淩故作正经:“我去户部。”接老爹下班,对赵辰说道,“一会儿你自己回去,我带爹走。哦,帮我把东西收一下。”
赵辰:“……”臭弟弟。
沈羡若有所思:“这铁马叫什么名字?还能带人?”
“叫自行车。”赵淩留下新玩具的名字,还打了一下铃,让门口的小吏让开,飞快地骑着自行车往户部去。
今天的赵淩,绝对是宫中最亮眼的崽。
所有人都好奇自行车。
赵骅作为亲爹,是少数能够亲身试一试的人,可惜他连推着自行车走都差点摔了,只能暂时放弃:“一会儿回家了你教我。”
“好~”赵淩今天心情好,其实现在的神都,包括大部分的新建城池都挺适合自行车的。
城市面积小,大部分路面硬化选择了水泥,少部分开始在实验柏油,路面平整。
赵淩载着赵骅一路回家。
赵骅看着周围的人群,笑得一点都不矜持:“这可比打马游街都要风光。”
赵淩回想自己打马游街时候迷路,一点都不觉得那时候有什么风光的,就跟赵骅说:“我让工部做的两个车篮子他们忘记做支架了,等明天装好,前面装一个篮子,后面再挂一个篮子,这样能装很多东西。”
赵骅想象了一下自行车的前后挂篮子的场景:“这不就能放书箱了?我读书的时候要是能有自行车,进京赶考的时候都不用买那么死贵的船票,直接骑自行车。”
赵淩想着早年他第一次回老家的时候,还没有专门的客船,坐的是葛家的商船,已经算是收拾干净了,但也没什么房间,睡的地方就一个勉强能躺下一个成年人的小隔间,比他上辈子住过的学生宿舍还窄小。
想想他爹当年进京,条件肯定比他差:“那会儿你不是已经跟娘成亲了吗?就不能有好一些的条件?”
“那也得有啊。那时候找一艘跑长途的商船就不容易。人家船上恨不能角角落落都装上货,我跟赵喜两个人就睡在货上面,下船的时候乞丐都比我们干净。”他回想着当年第一次进京赶考,再想想现在回乡坐的又快又宽敞的船,感觉真不能比。
“当年你娘一下给了我五百两,我这辈子没见过那么多钱,最后拿了三百两,不知道在神都是怎么个章程,不敢多花钱,能便宜的就捡着便宜的。”
赵骅作为地主家的小儿子,吃穿不愁是有的,但手头靠着家里给的和自己赚的,最多的时候能有个十几二十两,不过也存不住,买点笔墨纸砚一下就没了。
买书?
买书是不可能买书的,他都是找别人借书看,觉得好的就抄下来。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