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贼当然不可能只偷他们两个。
赵淩和窦荣小时候就在上元灯会的时候抓过贼,这会儿属于重操旧业。
两人本来想把小贼交给巡街使就完了,但在巡街使的请求下,去一趟衙门作证。
巡街使还拿起铜锣吆喝:“都看看谁东西掉了?这儿抓到了小偷,丢东西的跟着去衙门看看有没有!”
铜锣敲了三遍,加上人们的传播,很快就有一群人跟着一起挤到了衙门。
三个小偷,用不着开堂审理,但劝退不了凑热闹的民众。
赵淩和窦荣跟着进到厢房。
象州知府认识赵淩,立马让人给赵淩和窦荣搬来座椅。
三个小偷先不审问,让人直接把他们身上的衣服都搜一遍,很快就搜出了一堆零零碎碎的东西,有荷包、钱袋子、玉佩之类,也有糖块、糕点、帕子之类的小物件,还有一些偷东西的小道具,像是镊子、铁丝什么的。
东西先拿到一边放好,再请了丢东西的人一一进来,描述自己丢失的物品,核对无误后,登记摁手印归还。
整个过程花不了多长时间。
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遗失物品,也不一定是被这三个贼偷的,也可能是自己掉的。
没找到也没办法,他们只能在衙门这里做个登记,如果后续找到的话,会让人通知来领取。
这些失主可以走了,三个小偷却还不能走。
衙役们还得去搜查他们的住处,继续审问更多的贼赃以及销赃渠道等等。
赵淩和窦荣作为人证的任务已经结束了,和知府道别离开。
两人出衙门的时候,看到人群已经散去了大半。
走过了一段路后,两人同时停下脚步,往后看去。
一个脚步匆匆的青年突然停住脚步,大概没想到自己跟踪人被人当场抓包,尴尬地红了脸:“抱、抱歉。我是刚才的失主之一,多谢你们帮我抓到了小偷。我是清江县宋家村的宋燕,宋贵是我父亲。我看你跟我家人长得有几分像,我原先有个大姐,走失了,闺名巧娘,不知道、不知道……”
窦荣认真看了看青年的长相,还真的和赵淩有三分相像。
但怎么说呢?
赵淩本身就长得极好,加上腹有诗书气自华,以及从小在富裕环境里养出来的气质,如果是一般人,压根不会把赵淩和眼前这个二十五六岁书生打扮的青年联系到一块儿。
这青年穿着像书生,但气质上就像地主家的傻儿子。
窦荣和赵淩这样从小就在宫里面长大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青年头脑的苍白和眼中的算计。
赵淩倒是无所谓承认不承认的:“你要真是清江县宋家村宋贵的儿子,回去好好问问你爹和你娘干的事情,再想想是不是要找我认亲。如果你非得提醒我还有这门亲戚,我们也可以走动走动。走失?呵。”
宋燕被赵淩这么一看,顿时觉得遍体生寒,看着两人的穿着打扮,又舍不得放手,壮着胆子问:“我要如何联系你?”
“知府认得我。”赵淩有些意外他还有这胆子。
宋燕心想,果然是了不得的人物。
他那大姐一定是嫁给了好人家。
他就说能在知府大人面前坐着的,肯定是了不得的人。
不管家里面做了什么,瞧这公子的模样,他大姐肯定嫁入了富贵人家。
那他有什么不敢认这门亲的?
再说了,错事是他爹娘做下的,跟他有什么关系?
想到自己能有一个连知府都得给面子的外甥,宋燕的眼里几乎冒出绿光,脚步飞快地去车行雇车返回清江县。
赵淩依旧跟窦荣去逛街,不等他问就解释:“我娘叫碧荷。嗯,碧荷是我嫡母给重新起的名字,原名叫宋巧娘,是宋家村地主家女儿。母亲死了,被后母亲爹卖到青楼,在人牙子那儿被我嫡母看到了,就买回去当丫鬟,带着一起陪嫁做通房,生下我没多久就去世了。”
这就是他生母的一生,简单、坎坷又短暂。
窦荣不理解:“地主家……养不起一个女儿吗?为什么要卖掉,还是卖给青楼?后母如此做,亲爹不管吗?外家也不管吗?”
赵淩叹息:“谁知道呢?人怎么能理解畜生的想法?”
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身不由己 赵水灵:我……
赵淩觉得, 只要宋家心里面有点数,就该装成小透明,起码自己在象州的这段时间里尽量装自己不存在。
这也不难。
毕竟宋家在象州府的清河县, 两地交通按照现在的水平, 骑马都得两个时辰。
所以在上元节当天, 他看到找过来的宋家人, 是真的无语。
他真的没法理解畜生的想法。
“大外甥!”宋燕看到赵淩, 简直欣喜若狂。
他回去之后,跟父母说了见到宋巧娘的儿子, 着重描述了赵淩的衣着是如何华贵,如何同知府平起平坐。
宋贵夫妻果然和宋燕一样的想法。
不管他们做了什么, 结果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