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

msp; 他得好好努力。

  四郎说了,只要他读好书, 就让他去考科举。

  哪怕他只考中个秀才,将来置办上一些田地,不说家中开销能宽松多少, 至少吃饭能多吃几顿细粮。

  他不是抱怨现在的饭食不好,就是他想多吃点好吃的。

  想到好吃的,再看看赵淩和巩盛正在做的,自己在边上没多大事情,干脆就开始写起菜谱。

  他跟在常娘子身边,对食谱记得非常牢,也是想到什么记什么,有什么不清楚的,决定等会儿娘有空了再去问。

  笔墨纸砚这种东西,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价格昂贵,是一道阻止大量平民百姓识字的门槛。

  但是在赵淩这里,常禾只要不浪费,可以敞开了用。

  中午,赵王氏久等不到人过来吃饭,想着没什么事情,就自己过来叫人。

  一进书房,她就直皱眉:“你们这铺天盖地的都在搞什么?肚子不饿?到了时间都不知道吃饭的?”

  “哦!”赵淩头也不抬,“等等,我这行字写完。”

  巩盛倒是马上就停下了手,快步走到赵王氏身边,眼睛里发着光:“婶婶,午膳吃什么?”

  赵王氏看着这个壮得跟小牛犊子一样的小子就欢喜:“炖了鹿肉,还卤了一大锅肉,什么都有。你一会儿陪你叔叔喝一盅。”

  可能是现在习惯清淡饮食,加上巩盛练武消耗大,他对卤味格外喜欢。

  卤味方子他也有。

  香料的价格对巩家也不是什么负担。

  但自己家做出来,总觉得没赵家的好吃。

  平时赵淩会给他带一些,可惜都是冷的,得带回去重新热过了再吃。

  运气好一点,会被娘分走一些;运气不好遇到他爹,那就直接没收拿去下酒,一点儿都不给他留。

  “好!”巩盛回答得格外大声。

  赵王氏就喜欢他这样的精神小伙,要是自家孩子也能像巩盛这样健壮就好了。

  现在天气稍微有点变化,她都担心孩子们会生病。

  米家的小姑娘也是体弱,现在跟着梓萱先练起来。

  赵王氏没有骗巩盛,卤味真的一大锅,里面什么都有。

  窦荣通过葛家商队,送来了好几头肉牛,活着赶过来,直接运到庄上宰杀了再送进城里。

  牛肉本身已经很好吃了,卤出来的各种牛的部位,更是香得不行。

  常娘子还在卤味里放了几大块猪五花。

  带着肥膘的肉,经过长时间的卤煮,油脂融入汤汁中,让牛肉也变得嫩而多汁,不容易发柴。

  不管是猪,还是牛,不同的部位需要不同的火候,其中讲究都是常娘子经年累月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像是牛腱子,卤完之后得放凉切薄片;牛筋整根卤,别切太小,以及赵淩喜欢整根牛筋嗦。

  巩盛吃什么都好吃,恨不得直接端着碗守在厨房的大锅边上。

  鹿肉什么的都懒得碰。

  吃到后来,赵骅都有些心惊,也不顾什么,像对待自家孩子那样,伸手去摸了摸巩盛的肚子,感觉都突出来了,赶紧叫停:“停停停,叔给你盛一大锅,你回去晚上再吃。”

  这孩子也不像是亏了肉啊,怎么吃这么急?

  巩盛开心极了,然后喝了一下午的山楂水消食,到了晚膳的时候还想留下来一起吃:“唉,我真不能在你家吃饭吗?回去我分不到两口。”又不死心,“你家的猪是怎么养的?怎么吃着一点膻味都没有?”

  “拿米糠醪糟什么的好好喂,长膘。”赵淩随口一说。

  现在养猪的不少,但对于猪的饲料……拿泔水喂已经算是好伙食了,更别说还有更加难以想象的东西。

  这么喂出来的猪,除了猪板油值钱一点,别的部位的肉都卖不上价。

  赵家自己在庄上养的猪喂得干净,这次要不是因为要吃牛,猪还得等过年的时候再宰杀。

  赵淩看着来福和常威一起把一个巨大的木盘放到板车上,一盘盘切好的肉堆得冒尖。外面再盖上一个竹编的罩子。边上还有一个跟养碗莲的缸差不多的大瓷缸子,里面显然装的是卤汤。

  赵淩说着,拿手朝巩盛下面比划了一下,“关键是骟掉。”

  赵淩的养殖小论文格外详细,巩盛以前翻阅的时候,只觉得新鲜,现在看他这么比划,只觉得凉飕飕的,眼睛不由得看向板车上整只的蹄髈。

  这都是为了好吃,必须付出的代价!

  赵淩不太理解突然眼神坚毅的巩盛,催促:“路上慢点走,小心别把汤洒了。”

  装着这么些东西确实走不快,巩盛还想着回去再大吃一顿,马上就走了。

  赵淩重新回转,还没进门,就见许娘子提着食盒出门:“许妈妈是去二姐那儿?”

  许娘子笑道:“是。四郎要不要跟我一起去转一圈?”

  “去。”赵淩感觉中午吃的猪和牛都没下去多少,得好好走走。

  这时候就体现出嫁得近的好处了。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