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13王开照相馆
闻言,桑悦不太兴奋地应了一声:“那我等会儿回去找找优惠券。”
2007年,肯德基还在使用纸质优惠券,有时候在店门口发,有时候会塞到报箱里,A4纸大小一张,里面是一格一格不同品类的小券,单品套餐都有,要吃什么,把那格撕下来就能用上面的优惠。
桑悦在家里屯了很多,每次拿到就全部仔细撕下来,叠整齐放好,等着用的时候再挑出来。
步行街的置地广场里就有肯德基,从弄堂走过去差不多七八分钟。
罗英有单位送的肯德基代金券,一张十块,每次一发给发一本,她时不时就带着家里的孩子们去吃一顿。
沈照清作为桑悦的专属小尾巴,自然是无一缺席。
不过每次他们吃完,用不了两三天,李觅就会点两个全家桶送到桑悦外婆家去,人情功夫做得很足,所以罗英也会记着让桑悦去喊沈照清,不把他一个人落下。
这年头,肯德基的花样还没那么繁多,主要还是经典的那几样,例如香辣鸡腿堡、田园脆鸡堡、辣翅之类的。像桑悦的外婆和几个阿姨,都喜欢香辣鸡腿堡,罗敏则是对肯德基无感,更喜欢麦当劳和必胜客。
罗英是基本不吃的,她是典型“有什么好的都要留给孩子”那种没苦硬吃式家长,带他们过去点完餐,就坐着看他们吃,水都不喝一口。
桑悦最烦她这种做派,自己坐着也难受,让吃的人也压力倍增。
在周杰伦的歌《听妈妈的话》即将替代《世上只有妈妈好》,成为新一代孝顺歌曲的年月里,桑悦已经拥有了一个大孩子的自我意。
她觉得,如果什么事都听妈妈的,会让自己常常感觉不舒服。她无法说服强势又固执的罗英,只能用自己的方法去改变。譬如每次点餐故意多点很多,然后取完餐,再说自己吃不完。罗英这样节省的性格,一定会吃完那些剩下的。就算被埋怨两句被骂两句,不痛不痒,结果还是皆大欢喜。
但沈照清的妈妈李觅就和罗英完全不同。
李觅虽然平常几乎不在弄堂里露面,但偶尔碰到休息日有空在家,领俩孩子去吃豪享来,都是拿三份菜单,一人一份,自己点自己想吃的,绝对不会对沈照清谦让。
……
等桑悦说完,沈照清点头补充道:“没券也去。”
“行。”
结果,等泡饭吃得差不多,桑悦咬了一口酱瓜,突然想到了关键的事情,一拍大腿,“啊呀”一声,“不对不对,后天不行。后天是礼拜六呀,拆迁办不是组织第一批弄堂居民去看赔偿的房子嘛,我要和家里人一起去看。”
这次弄堂拆迁,除了两种赔款方案外,还有一种就是给房子。
不过通知书上写的小区在浦江镇,对在市中心住了几十年的老上海人来说,是远得不能更远的郊区,开发前就是棚户区,没什么吸引力。
田书秀明确说过,不要住到乡窝头(乡下地方)去。
只是既然拆迁办组织了看房,还有免费大巴往返接送,罗英觉得去看看也不费工夫,才鼓动家里人一起去的。
因为不能和桑悦一起去吃肯德基,沈照清有些失望,不过也没强行再劝说什么。
他想了想,放下筷子,试探性地问了句:“你们要拿房子吗?”
桑悦摇摇头,“我不知道。这是大人的事情。”
“噢。”
“其实我一点也不想动迁。我觉得住在这里很好,到哪里都很近,去人民广场看喷泉,去外滩,或者去新世界……唉,我不想搬走。”
沈照清静静听着她抱怨,神色很平静。
桑悦最喜欢沈照清这个专注聆听的表情。外婆家里人多,你一句我一句,各有各的想法,所以总是吵吵闹闹的,没人会那么认真听一个孩子表达
自己的观点,总觉得她说得是一些很幼稚很孩子气的话,没有参考价值。
但从刚认识沈照清开始,他就会非常认真地听桑悦讲话,并且极少反驳她,总是不声不响地点头认同,或是直接按照她想的那样去做。
这么细细想来,难道……真的像方圆说得那样,自己太自我中心,从来没有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吗?
桑悦瞬间又低落下去,趴在餐桌上小声叹气,“……算了。”
沈照清却立马开口道:“不要算了。你说下去。”
桑悦抬眼看他,“说什么?”
沈照清:“说你不想搬走的事情。”
桑悦不解地问道:“说了有什么用?你没听看告知书吗?马路底下要建地铁。我小阿姨说,我们这是什么市政动迁,就算当钉子户也没用,肯定是要搬走的。”
近些年,围绕拆迁,逃不开的关联词就是“钉子户”。
罗枚每天下班在弄堂里看爷叔们打牌,耳听八方,听来一堆小道消息,说弄堂里好几家人对补偿方案不满意,已经要打算做钉子户了。
现在是法治社会,不许搞暴力拆迁,只要死赖着不走,最后拆迁办肯定会退让,不能耽误建地铁。顺带便还举出例子,说卢湾区一个弄堂拆迁,每家每户都赔了很多钱之类的,哪有我们这里那么小气。
沈照清:“没用管没用,不想搬是不想搬。”
沈照清很想从桑悦嘴里听到一些话,比如说,她舍不得走的原因里,一部分是因为他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