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
不会你们也给她买,所以才会显得多?”
白博在一旁道:“她看到什么可爱的,好玩的,都想买给洋洋。”
苏窈:“听听,我说什么来着,我都没送几回。”
两家人说说笑笑都坐了下来。
吃饱了之后,就分三批闲聊了起来。
沈靳和白博聊着公司的事
苏窈,夏苗,还有徐雯话家常。
聊不进去的夏禾,则帮忙带孩子。
徐雯问夏苗:“明年六月就要高考了,想好去哪上大学了没?”
徐雯知道夏苗的成绩,国内的大学,她几乎是想上哪所就上哪所,所以从来不问成绩的事。
苏窈:“她要学医,最好的大学就在京市。”
徐雯:“一个最南边,一个北边,回来一趟都得两天一夜了吧?”
苏窈:“有飞机了,那个快。”
徐雯道:“那个铁壳子确实快,羊城到京市也就是几个小时,白博出国坐的就是它,但我总觉得在天上飞,怪没安全感的。”
白博适时插了个嘴:“坐习惯了,也就感觉坐车差不多。”
徐雯道:“和坐车是不是差不多,我不知道,但肯定会比又臭又热的火车好。”
说到这,徐雯转头和苏窈道:“等夏苗考上京市的大学了,我们也跟你们去京市玩一圈。”
“不过,夏苗上好学校,到时候是不是得回老家摆上几桌?”
苏窈:“肯定要的,她和禾子小的时候,村子里的大家伙没少带他们,等她考上大学后,肯定要办个流水席,请全村的人吃席。”
八四年那会,就取消了生产队的叫法,改回了村庄的叫法。
夏苗道:“以前妈忙的时候,生产队的婶婶和奶奶们都会帮带我和禾子,生产队的人都很好的,特别是我的叔公和叔婆,他们帮了爸妈很多。”
苏窈一下子就猜到了她说的是谁,就和徐雯解释:“以前生产队的大队长和他媳妇,按辈分,我们喊他叔。”
“在最难的时候,也就是向东在农场那会,他们都帮了我不少。”
徐雯:“那确实是要回摆流水席。”她看向夏苗,说:“到时候我也一块去吃你的升学宴。”
……
两家吃饱后,就各自回去了。
苏窈他们在鹏城也有落脚的地方。
在八五年那会,苏窈拿积蓄在鹏城买了两处旧房。
一处一百五十平,一处大概一百平。
她暂时不重建,就偶尔过来住一住。
虽然她不如沈靳那样会做生意,可她能收租呀。
等到了九五年之后再全部重建,到时候就躺平收租,做个收租婆,这不比做那么辛苦生意强?
两套房子都请了人定期去打理,所以每回到鹏城的时候,都可以直接住。
老房虽说老,但也比羊城买的那一套要好,起码也可以再放十来年。
夜里洗漱过后,夫妻俩躺在床上聊天。
苏窈道:“我想在京市买一套小四合院。”
沈靳看向她:“是因为夏苗药上大学的事?”
苏窈点了点头:“她去京市上大学,学的还是医学方向的,最少要读五年,万一是八年制本博连读,那要在京市待的时间更长。”
“现在京市的小四合院才几万块一套,等到九零年后房改,房子翻了十几倍,所以趁早买了。”
说到又要买房,苏窈道:“你不是要做房地产的生意嘛,这还要买房,要不车子咱们就先不买了。”
沈靳:“倒也不至于这么拮据,车子是要买的,上海牌和BJ212汽车,我们明天都去瞧一瞧,价格合适的,我们就买下来。”
苏窈:“要不买一辆你适合开的吧,谈买卖也不能总开六子的车。”
六子这几年买了房也买了车,车子还借了一部分,买了一辆三万多的拉达。
沈靳:“那倒不用,我就先开着你淘换下来的旧车。”
“我会修车,路上坏了,我还能修一下。要是你开在半路坏了,又没有电话,只有一个BB机,一时半会联系不上我怎么办?”
苏窈笑道:“你的大长腿,开那辆迷你车,估计都迈不开腿。”
她又想了想存款的数字,说:“那就挑一辆价格在三万以内的吧。”
万元户在这个时代依旧是凤毛麟角,这一万块都相当于后现代百万元了。
沈靳点头,三万的车,也比现在的小轿车性能好。
第二天一早,约上了徐雯夫妻一起去看车子。
一整天看下来,苏窈比较喜欢BJ212的吉普汽车,相对比起其他汽车,吉普汽车适合长途,且车内空间大,坐着也更舒服,更适合个子高的沈靳。
以后要回夏阳村,就可以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