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

在张绣前面的, 至于袁绍,那自然是稳稳当当排在袁术前面, 甚至是排在曹操前面。

  这个排序任谁都挑不出毛病,可惜战争胜败从来不会只单纯看数据,谁能想到历史上排名垫底的反而给了曹操重重一击呢。

  又或者说, 是曹操的骄傲自满给了他自己重重一击。

  三国是真的火啊,哪怕不详细了解, 都能从一个梗里面将大致情况推断个七七八八。

  对于这三位的应对,或许细节上存在差别,但大体上是相似的,如无意外就是先张绣,再袁术,最后袁绍。

  而如果有意外,比如说有某一方势力先对着他们动手了,那自然也不会刻板的非要按照这个顺序来。

  不过一般来说是不会有意外的,张绣那边依托刘表,且还有杀叔之仇在那里,一共就一个宛城,底子是真的薄。

  袁绍那边刚刚结束了跟公孙瓒几年的对峙,正在消化接收胜利成果的修养阶段。

  至于袁术,对方好像在鬼鬼祟祟地搞一些比较见不得人的东西。

  又或者可以将其称之为,称帝预备备。

  在跟袁绍就对方不听昔日使臣调解,硬生生跟跟公孙瓒打了这么多年的问题上反复拉扯之后,属于曹操的大将军之位给了对方,曹操退了一步成为了司空。

  要说不在意这些名份上的东西,那绝对是骗人的,不过在意也丝毫不影响曹操觉得应当先行征讨张绣。

  之前对方只是去征讨张绣的叔父,陆离都忍不住想要叨叨几句,现在是要征讨张绣本人了,陆离实在很难不紧张。

  贾诩之前帮着刘协跟胡人谈判,在对方东归路上好生刷了一波名望后,就借着母亲去世推辞了刘协的任命,成功跳出了中央这个不确定旋涡之中。

  如今,正在张绣帐下效力。

  贾文和,这人可一点都不人如其名。

  议事时,陆离的一言不发引来了不少人的注目。

  而他也没有一直将沉默保持到最后,对于先后顺序他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袁绍是个好面子且有仪式感的人,换言之,他是可以用手段拖住的。

  不过万事无绝对,他能够被拖住,他麾下的谋士却并不一定也是如此。

  陆离在关于张绣的事情上提了一嘴贾诩的存在,而关乎袁绍,那可说的就多了:“袁本初帐下人多计杂,他又时常难有果断,上位犹疑,不免造就下位各有谋划,我上次去已见其中隐有不睦之态,利益争夺之下未必能合一心,可借此施之以策,应有效果。”

  “谋臣之间如此,上下之间亦然。比如其帐下田元皓,于袁本初而言,其地位性格正合项羽范增之例。”

  说白了,挑拨离间呗。

  离间计,一款从出现开始就从未失宠过的热门计谋。

  至于袁术,陆离犹豫一瞬,却还是道:“袁公路此人向来心高气傲,轻易难容人,我闻孙文台之子孙伯符归附于他,却遭其几番出尔反尔。可不久之前,对方却一改之前的态度,将昔日孙坚旧部尽数给予,还随之附赠了不少兵卒。”

  吝啬鬼突然大方了,这里面必然是有原因的。

  陆离微微一顿:“……当年便有传言,道孙文台于洛阳得传国玉玺。”

  一旁的毛玠不由问道:“当年伯安与孙文台同到洛阳,他是否当真得知,伯安竟也不能确定吗?”

  陆离:“我未曾亲见,但按照……他应当是当真得到了。”

  陆离又说袁术心高气傲,又说传国玉玺,曹操道:“以伯安之见,袁公路欲效仿董卓行废立之事?”

  陆离:“明公何妨大胆一些,我觉袁公路怕是想要行篡立之事。”

  废立、篡立,看似一字之差,实际上差别可大了去了。

  别看这年头不少反贼几千人揭竿而起就敢自称天子,但这群人都是士人眼中的泥腿子,啥也不懂自然不知者不畏。

  可若是换成四世三公的袁氏子弟,这事可就不能用没见识来解释了。

  这事乍一想是真让人想不通,但是再想想袁术那个做派,你别说,你还真别说,这还真就是对方能够做出来的事情。

  放完大雷之后,陆离的初步发言就这样结束了。

  大家现在是在集思广益,而不是玩过家家,有些事情各抒己见就够了,没有必要手把手去教育谁。

  陆离的观点很明确,先对付张绣,但是要注意贾诩,袁术那边可以等等对方作大死,或者助力一把对方的作大死事业,至于袁绍,自然是在对方内部挑拨离间进行埋雷。

  对于如何助力袁术,这事其实还挺简单的,谶文就足够了,不需要搞得特别明显好像专门点名他,但也不能搞得毫无关系。

  要那种乍一听似乎没有关系,但如果真的有心细想,又能扯上关系的。

  曹操很快定下了计策,先征讨张绣,吕布防备南边的袁术,夏侯兄弟防备北边的袁绍,还有一部分兵力是要驻守许昌的。

  陆离担忧归担忧,但是也没有阻止被一炮害死的三贤此次的跟随,如果能救他当然想要救,但如果为了救他们,反而让曹操这次噶了,那就本末倒置了。

  说白了,失败与否的关键从来不是曹操好不好色的问题,关键在于曹操会不会骄傲自满。

  明明很多事情提前了,却好像还是阴差阳错出现了。

  人是如此,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