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自己知晓的情况,关于自己,陆离觉得还得再等等,等过曹操亲爹的死或者对方平安到达曹操身边,更重要的是等到看看对方到底会不会屠城。
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陆离到底会不会选择,甚至不得不选择他之后的态度。
这倒也不全然是受到了现代人的某种道德观念影响,更重要的是如果要为了爱民背弃忠君,跟随一个屠城的人,岂不是砸了自己的“贞节牌坊”。
尽管没有人会来给陆离发这种东西,可架不住人心里都是有一杆秤的。
更为重要的是,陆离之前自己在曹操这里给自己造了一块爱民牌坊,总不能自己砸自己场子不是。
不是不能做毒士,不是不能谋己为上,但陆离这样的人,是万万不能主动去上赶着干脏活、展露阴暗面的。
当那什么还要立牌坊应该就属于对他如今情况的真实写照了。
陆离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有舍有得嘛,你享受了名满天下的便利,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名声,那岂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多少人想要有这样的为难,都没有这个条件与资格。
郭嘉从陆离的态度中看出了些许什么,他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只是原来对方看好的人竟然是曹操吗。
本就对前往有所意动的郭嘉,被陆离这么一说兴致更浓了。
只是这择主之事,亦要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如今还不是好时候。
上下关系或许是分明的,但是在上下名分未定的情况下,特定的双方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是一种较为“平等”的互相选择状态。
郭嘉做好了决定,陆离也没有劝,劝人这种事情他其实是不喜欢做的,如果你对一个人的决定起了阻拦或推动作用,总免不了要负一定责任的。
有些事情自然可以负责,有些事情就大可不必了。
两人相视一笑,将这个话题揭了过去。
或许未来,曹操会在他们的生命中占据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但至少现在不是。
陆离突然发现还真的不能怪人家曹操对自己好感度不高,自己对于对方好像也没有高到哪里去。
意识到这一点,陆离也没有什么特殊想法,他是初步选定了对方,又不是卖身给对方,没必要爱的死去活来的吧。
陆离与郭嘉在谈论曹操,曹操那边也在与荀彧谈论陆离与郭嘉。
荀彧略微有些不太明白:“明公若当真有意,缘何不亲写书信一封?”
这种夹带在我跟友人的书信里面提上一嘴的情况,往好处想这是留有余地的婉转试探,但要是往坏处想,这不就是妥妥的慢待吗。
被荀彧这么一问,曹操也是哑然。
其实也不好说自己的想法,要说不是真的希望对方来,那自然是假的,但你要说他多么希望对方来,似乎也没有那么真。
仔细想了想,他只说:“袁本初对旧事念念不忘,伯安此时若真来我处,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荀彧觉得对方这话虽然不假,却也并非完全真。
只是现在也不是探究这个的时候,如今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来势汹汹的黄巾。
就如同陆离曾经想的那样,在北上、南下不成后,他们再有动作之时选择了西进。
黄巾虽然动不动就来势汹汹的十几万人,也不乏被他们这众多的人数冲垮的存在,但要说难对付,却也真的没有那么难对付。
他们有许许多多的人,却缺少关键的一些少数人。
他们没有萧何,没有张良,也没有韩信。
别说平替,他们就连劣替都没有。
就这么一个情况,他们能真的造反成功才有鬼呢。
文人造反是三年难成,但你有勇无谋也注定难成大事。
曹操有过与黄巾交战的经验,对他们不说手拿把掐,却也在缺点上可称知之甚详。
这么多年过去了,黄巾一波一波的此起彼伏,从张角到各路渠帅,人有更换,但这这个缺点跟漏洞那是真的一点都没换啊。
要让陆离说,这简直就像是游戏中,野外被刷后又出来的小怪,看起来好像换了,实际上还是那么回事,总结为如换。
第78章不可久留
迅速研究明白如何转移母鸡注意力以方便捡拾鸡蛋后, 郭嘉其实就不怎么往鸡圈里转悠了,但是这几天,他突然开始研究起如何通过喂食让鸡群有秩序的集结, 让去哪就去哪。
陆离觉得再让郭嘉研究研究, 这个养鸡专家的称号自己就要保不住了。
郑玄也看到了郭嘉的研究,无奈的叹了口气后,今天给他们两个单独授课的时候就拿这件事情来说事,问郭嘉为什么这么做,问陆离如何看待。
郭嘉笑而答之:“此类畜生素来少智, 以食驯之,长久之后,隐有得智之相。庸人视之, 多以为其神异。神异在鸡否?神异在人矣。”
这话说得,看起来好像又在说鸡、又在说人,还隐隐自夸了一把, 实际上结合前些天发生的事情, 这说的全都是人,平铺直叙中满满的都是阴阳怪气。
而陆离的看法就更简单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如此而已。”
这互文用的, 也是满满的阴阳怪气了。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