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触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择日走红> 第773章 演绎

第773章 演绎

  在这一行,太多人想要打破陆严河的“神话”。

  可以说,只要没有跟陆严河有合作项目的,都有这样的心思。

  这都不需要他们跟陆严河交恶,或者发生过什么矛盾。

  只要存在利益冲突,就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陆严河的存在,让演艺圈的其他创作者,都先天性地“降了一等”。

  这有点类似于歌坛出了一个惠特尼·休斯顿一样,因为独占一格,让其他人都没有竞争锋铓的可能性,变成了但凡提起女歌手,虽然风格各异,说着各有一段独领风骚的时期,可实际上在每个人的心中(包括女歌手自己),都公认惠特尼·休斯顿最强。

  而陆严河不仅仅是作为演员,他现在是作为一个项目的“先锋”一样,有他参与(不管以何种身份)和没有他参与,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有他参与,投资都变得好像“行业寒冬”没有出现一样。

  事实上,因为陆严河现在很多项目都是被那几个平台、资本方承包了,想要获得一个投资名额,很难。在各个评估的体系里,陆严河的项目都属于高回报、低风险,与影视行业的“常规评估结果”大相径庭。这让有意于想要投资影视行业的资本,都以跟陆严河参与的项目为首选。

  就算投资不了陆严河的项目,他们也会拿陆严河的项目为参照物,去评价其他的项目。

  这自然就让整个影视行业……受“陆严河之苦”久矣。

  这种感觉有点像什么呢,有点像“邻居家的孩子”,邻居家的孩子优秀当然不是他的错,问题是,他出现在了爸妈口中,成了贬低打压你的参照物,那他就成了“怀璧其罪”,他的存在就是罪过。

  所以,很多人想要打破陆严河的“神话”,初衷也不是想要把陆严河给踩下去,他们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

  灵河的立场就是保护陆严河的“神话”。

  《大红灯笼高高挂》在上映第二天,就发布了一个“战报”。

  《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国内上映之前,海外发行权热销至79个国家和地区,光是海外发行的收入,就已经成功实现盈利。

  换而言之,《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国内的上映,甭管多少票房,都是赚。

  紧接着,王重的制片人就接受了一家媒体的访问,强调了《大红灯笼高高挂》本身的文艺片属性。

  “我知道,在很多人的眼中,这是一部大片,但实际上,它的本质是一部艺术片,它的制作也不是把票房放在第一位来制作的。当然,如果我们把它当成一部商业片来宣传,以这样的阵容,我相信肯定可以在上映前几天取得更高的预售票房,不过,我们也不想去欺骗观众,欺骗粉丝,电影就是电影,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的属性,把不喜欢这部电影风格的观众骗进电影院,也只能收获骂声和差评。”

  “讲句实话,这部电影最后票房能够破亿,我就很满足了。”制片人说,“最关键的是,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观众,是不是觉得票有所值。我从来不认为艺术电影不需要负起商业责任,但艺术电影的商业责任绝对不是票房越高越好,而是,第一,能不能让投资方盈利,不至于亏损,虽然他们来投资艺术电影的目的肯定也不是以赚钱为第一位,但别让人做亏本买卖,这是道义;第二,能不能让买了票的观众感到物有所值,艺术本身也是一种感受,它也有它的受众。我觉得《大红灯笼高高挂》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它是完成了它的商业责任的。”-

  这些回应,娓娓道来,并不具有压迫感,反而让大家觉得有道理。

  所谓的陆严河失手了——

  到底是真的失手,还是有很多人迫不及待地看到陆严河失手,才在上映第一天之后就发出这样的声音?

  周日过后,《大红灯笼高高挂》上映首周末,取得7100万的票房成绩。

  片方大张旗鼓地发了“喜报”。

  没破亿,咋地?以这部电影的情况来说,7100万的首周末票房也是成功,是值得发“喜报”的成功。

  甭管那些营销号、黑子们怎么BB,反正《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组就是一门心思地去宣传自己的票房成功。

  加上这部电影本身具备的艺术性,大量的影评文章都冒了出来。

  这部电影不是那种会点燃某种社会话题的题材,但是,值得称道的地方太多了。

  王重导演的忠实影迷本来就多,别的导演新片上映,一百个人看完了可能有一个人写个评论,但是王重导演的新片一上映,可能五个观众里有一个人会在社交媒体上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

  其实,无论是王重,还是陆严河和陈碧舸,都拥有一批这样的影迷。

  他们在电影领域深耕,这么多年,每个人都积累了一批只要有电影上映就一定会去看的影迷。

  这样的影迷群体,也许不像一些流量明星的粉丝一样,会在第一天、第二天就去冲票房、保排片,但是,他们的粉丝是走细水长流的路线。

  后劲很强。

  因为首周末三天票房就破了7000万,所以,票房预测机构也把这部电影的最终票房预测数字上调到了2亿以上。

  陆严河也不知道《大红灯笼高高挂》最后能够拿多少票房,但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就已经让他长松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又有人发了一篇文章,传播率还挺高,文章的题目叫做《在中国,也就只有他们能够把一部这样的电影卖出这么高的票房来了》。

  这篇文章是在说,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