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面眺望操场, 恐怕要站万人才能站得满。
关飞渡说:“对, 再过十年我也会去上大学。平时我们都是走读,不过大学就要住校了。”
“为什么?”元宁追问。
关飞渡就解释说:“很多时候大家不一定会想在本地读大学,比如说首都的学校更好, 大家就报考首都的学校。在外地没有房子, 自然就会住校了。不过有钱的话可以在外面租房子住。”
这样一解释就通俗得多, 跟那些特地去外地寻大儒求学的情况差不多嘛。
大盛朝人的视线追随着元宁他们, 也见识到了这所学校里的各种风景。
之前他们只不过是在薛兰鹤演的那部电影里对大学有过惊鸿一瞥, 但没能怎么细看,如今一瞧,当真是让人不由自主地惊叹——
[不愧是供学子求学的学堂, 风景优美,学风浓厚。]
[一砖一瓦建起不凡的楼宇,窗明几净,敞亮美观,那个世界的国家为了百姓在教育上的投资可真不少。]
[听这些孩童口中说了许多个大学,由此可见,这个国家的资金还真是雄厚!]
[那儿的学子可真幸福,求学不用受那日晒雨淋,处处都有人为他们保驾护航。设备一应俱全,旁人求都求不来。]
尤其是当那位老师同他们介绍这所大学时,大盛朝人更是听得如痴如醉。
若是想要学体育,不说那个大操场,还有专门的搭建的体育场所,各种篮球足球等体育器材也样样不缺。
要是想学音体美,也有专门的教学楼里供他们使用。小学生们路过音表专业的大楼时,还能听到些里面传出来的各种美妙乐声,吹拉弹唱,样样不缺。
在小树林里还有训练舞蹈的,前面是高高架起用于拍摄的手机,后面就是几个非常有活力,且年轻靓丽的女大学生,她们的舞姿优美动人,见之便觉不俗。
一所大学的开放包容不止如此,只是能够从细枝末节里推断一二罢了。
原本还有些人对学生们的慵懒和随意指指点点,觉着他们既然是来求学的,那就应该拿出向学的姿态来,怎的还把学校的氛围弄得像是家中一般悠闲自在。
可是慢慢看下来后,他们就只剩下眼热了。
正如那个世界的人所说,酸得活像是吃了一颗柠檬似的,难受得紧。
大学来的都是成年人,自是不需要别人怎么管教,理当学会自己管理自己了,需不着别人多说。老师成天在这种年轻人扎堆的生活之中,也不会对他们的行事作风做出太多指摘。
若是诚心向学,也不是不能寻个僻静处,自己拿书来看。
听闻人家大学里面还有专门给学生准备的图书馆和自习室,若是想学的话,直接就去那里学就是了,还随时有书可以查阅。而且平时教室也是开放的,总归是给这些学生提供了极好的学习环境!
莫说是给大盛朝中这些人提供一个亮堂堂的教学环境,便是能给他们建一所学堂,都还不知晓有多少人会叩谢建学堂之人的大恩大德。
元宁心头自然也生了无限的感慨,只不过这里到底已经不是大盛朝了,他心中有再多的想法也给压了下去。
很快他们就到了农学院中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训室都是4000平方米,试验田面积足有25亩!其中智能温室大棚一座,连栋温室大棚2座,以及普通蔬菜大棚15个,十分齐全,足够让他们这些小学生尽情地参观!
这大手笔,也难怪能以国家级号称了。
老师首先带他们看的是普通的蔬菜大棚。
这种大棚结构非常简单,制作起来的成本也很低廉,就是用竹木杆、水泥杆等材料搭建骨架,再用覆盖塑料薄膜制成的。一般大家去什么草莓大棚里摘草莓,那个棚子就是这样做的。
许多小学生都跟家里人去大棚中摘过草莓,乍然进入到这个棚子里面,觉着还挺熟悉的,一点不适应都没有。
大棚里面种的就是各种常见的蔬菜了,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蔬菜的整个收获过程,亲自参与到种植、浇水、施肥等一系列需要动手的环节。
老师带他们来当然不只是为了看两眼就作罢。
她使用小蜜蜂,提高了声音,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要使用这种大棚来种植蔬菜呀?”
元宁一听这问题就竖起了耳朵,赶紧把书包里背着的笔记本给掏出来,打算记录下老师的答案。
这个时代的小学生见多识广,更不乏有人早就提前预习过了的,这会儿直接七嘴八舌地回答——
“为了改善种植环境,可以让蔬菜不受冻,外面的自然灾害也伤害不到它们。”
“可以反季节供应,就算是冬天我们也能够吃到美味的蔬菜!”
“叔叔阿姨可以在大棚里研究处更有用更好吃的蔬菜。”
小朋友们嫩生生的嗓儿就像是春日的黄鹂,正儿八经回答问题时还是挺让人觉着喜欢的。
大盛朝人也被那些小学生们的才思敏捷给惊住了,愈发觉着家中孩子倒还真是要多出去走走才好。
若是不多多表现,历练自己,怎能有出彩的人生,担起家中的责任来呢。
他们听着那位老师总结各种回答,再给学生们梳理的答案,也大致明白了这温室大棚的用处。
其实皇室或者世家大族也并非没有暖室,他们也能在冬日种植蔬菜,只是太过奢靡,耗费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