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

,先前弘皙在的时候还能让他帮忙批批折子,后来弘皙走了,他就让虞燕帮他批折子念折子,这几天她刚成婚,康熙也不好天天传召她,只好耐着性子一篇一篇亲自过目。

  他终究还是老了。

  “万岁爷,雍亲王来了。”

  康熙眯起双眸看向门口,一道模糊的身影出现在他的视线中,胤禛稳步走入清溪书屋。

  “这么晚了有什么要紧事值得你亲自跑一趟?”康熙不咸不淡道。

  胤禛呈上奏折:“是户部那边收到山东巡抚递来的急奏,道今春黄河水势异常,恐有决堤之险,儿子不敢自专,但事关百姓安危不好拖延,故一收到折子就来寻您要个主意。”

  “依你看该如何?”

  “儿子认为首要就是加固堤防,另外预备赈灾的粮饷,这几年土豆玉米等作物长势喜人,粮食怕是不缺的,只是儿子担忧大水过后必有大疫,所以要送去的药材恐怕要增添

  一二……”

  康熙坐在上首微闭双目,胤禛具体在说什么他已经有些听不真切了,只是突然想起来前几日的时候自己批阅奏折看岔了上面的数字差点误判陕西粮仓的储量,若非张廷玉多看两眼看出了问题,恐怕到最后都不会有人发现。

  “当务之急是疏通下游河道,减轻上游压力。”

  胤禛最后一句话落下,他抬头看了一眼康熙,却发现自己阿玛也正好在看自己。

  “你少年时跟在靳辅后面学了不少河工相关的道理,治水这方面也算有所了解,就按你说的去办吧。”康熙顿了顿,“朕近日眼疾加重,处理政务也有些力不从心了……明日起,你来帮朕批阅奏折。”

  胤禛原本还算平静的面容顿时一凝,他这几年的养气功夫哪怕再怎么有长进,乍然听到这样的话还是忍不住内心狂喜,但他最后还是竭尽全力压下忍不住要勾起的嘴角恭恭敬敬道:“儿子遵旨。”

  批阅奏折这种活可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从前怀愍太子还在的时候,万岁爷就是这么手把手教到他处理国事的,等到后来怀愍太子过世后,能够帮着批阅奏折的也就只剩下了弘皙和虞燕两个人。

  撇开怀恪公主是个女儿家不说,当时东宫旧部那么轰轰烈烈地追随理亲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康熙愿意教他批阅奏折。

  一般来说,能够批阅奏折的除了皇帝外也就是储君了。

  朝堂上的风向已经很明显了,就连原本一直跟胤禛唱反调的八阿哥都收回了自己的那些小心思,毕竟他从前和自己这位四哥的关系还算得上不错,若是迷途知返说不定还能保住自身。

  可他想退,九阿哥却不想让。

  他从小到大就看不过眼胤禛这样假模假样的人,小时候他不过是说笑玩闹剃了他那只狗的毛,他那位四哥当时的脸色活像是他剃了他的头发一样,后来还真干脆拿了剪子过来拽着他的头发咔擦一刀。

  他们二人的梁子也是就此结下的。

  士可杀不可辱,九阿哥第一时间察觉到八阿哥退缩的意愿,立马联同八福晋给八阿哥吹枕头风,又提及前两年因为八阿哥出事郁郁而终的良妃,最后原本又些松软的八阿哥又咬着牙,暗中又在户部准备做点小动作。

  结果刚进夏日里没多久,虞燕一边拆着李有容从大洋彼岸寄来的信,一边看着星德脚步匆匆进了屋内,他头上是一层薄薄的汗,眼眸中却闪烁着兴奋的神色。

  “今日早朝出什么事儿了?”虞燕好奇道。

  星德擦了擦因为快走流淌到脸上的汗:“万岁爷要禅位了。”

  康熙原本没有想着那么快就禅位的,只是前几日早朝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有些看不清底下大臣的面容,竟然差点将站在前排的礼部尚书错认成兵部尚书,险些闹了笑话出来。

  他下午就在畅春园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最后才下定决心写了那么一份诏书下来。

  “朕登基五十余年,日夜勤政,不敢懈怠。然如今天命将至,眼疾日重,恐难以继续执掌朝纲。朕思虑再三,决意效仿尧舜,禅位于雍亲王胤禛。”

  禅位圣旨一出依附于雍亲王府下的门人们顿时炸开了锅,就连后院的女眷们都没有想到过她们居然有机会成为皇上的妃嫔。

  年长的如武氏本来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结果没想到人快四十多岁了,还能听到这么一条喜讯,等到皇上登基之后,她们这些潜邸嫔妃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日子肯定要比在王府里更好过。

  至于年轻的像耿氏则忍不住又开始有些胡思乱想,雍亲王子嗣不丰,如今膝下长成的一共也就四个儿子,除却李侧福晋的三个儿子之外,剩下的那一个就是她的弘昼了。

  弘昼是幼子,性子又有些淘气活泼,还算是受胤禛宠爱,他早年间又养在福晋膝下,算起来也算是半个中宫嫡出,万一……

  她本来还有些想头,结果内务府那边还在准备新皇的登基仪式,康熙那边就派人下旨说要接弘昐入宫教养——这是按照培养弘皙来的。

  她顿时泄了气。

  弘昐的婚事安排在年末,原本他只是亲王的儿子,福晋出身低一点也没什么事儿,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圣上的儿子,还是长子,这其中的意义可就不同起来,一时间原本要跟他结亲的西林觉罗氏府上恭贺的门槛都要被人踏破了。

  结果他那位丈人鄂尔泰也算得上是有脾气的,直接闭门谢客,不管你是朝中大臣还是宗室王爷,一率只说家中在为女儿备嫁没空招待。

  大清也没有出现过太上皇的先例,按照道理来说,新皇登基应该入住乾清宫才是,但是谁又敢让康熙去挪位置呢?

  最后内务府的人只好苦哈哈的找上胤禛,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